|
蘇振毅受訪。(中評社 李其樺攝) |
中評社雲林6月12日電(記者 李其樺)後疫情時代中美經濟持續對抗,各國供應鏈持續重組,雲林科技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蘇振毅11日下午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根據最新數據來看,台灣出口依賴中國市場比重居高,假如未來台灣無法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對台灣經濟將造成一定衝擊,政府要和產業工會提前研商因應策略,幫助企業找到出路。
蘇振毅為雲林科技大學EMBA碩士,現為台灣最大木地板商、位於雲林縣斗六市的誌懋公司創辦人兼董事長。
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重組,對台灣的影響?蘇振毅表示,有些歐美國家廠商受到疫情衝擊,申請破產保護。台灣方面零組件加工產業同樣受到一定程度影響,自今年2月封鎖,至今尚未解禁,不僅無法對外往來,許多大型會展更因為疫情停辦,不知何時才能恢復。
蘇振毅認為,後疫情時代非接觸性的國際貿易和非接觸性電商平台,以及智能化的製造和生產,成為當今新的經濟趨勢,台灣企業應該加快腳步,展開長遠布局。
蘇振毅強調,台灣有90%是中小企業,而且有85%的員工屬於中小企業聘請的,後疫情時代能否順利轉型?攸關這家企業能否繼續生存下去。因此政府應該提供中小企業主必要的協助,如何扶植才能企業更好,這是產管學界要去努力的地方。
現階段台灣經濟要如何復甦?
蘇振毅表示,台灣經濟可分成多個區塊,其中一個區塊在於台灣為出口為導向“國家”,由於疫情影響,世界各國出口緊縮,這段期間台灣必須強化提升企業本身競爭力;其次,政府必須扶助企業振興,像是力道較強的U型反彈或V型反彈,如果是l型反彈就是相對糟糕的結果。
台灣要如何在中美經濟對抗中,找到最佳利基?
蘇振毅表示,中美兩隻大象在打架,台灣還是閃遠一點,自從特朗普上任之後,美國就退出TPP,台灣防疫做得不錯,並且幫助到歐美國家,看政府是否能向美國爭取,讓台灣加入以美國為主導的FTA區域經濟組織。
蘇振毅指出,根據財政部今年1得4月出口資料顯示,台灣商品出口到中國大陸含香港比重達40.6%、東協十國16.3%、美國佔14.1%、日本佔7.8%、歐洲佔8.1%。由上述資料顯示,台灣依賴中國市場比重還是蠻高的。在此情況下如果台灣無法加入中國所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政府要和產業公會必須共同研商,如何幫助台灣產業突圍。
蘇振毅表示,另外,政府鼓勵企業回台投資,但是提供設廠的土地租金動輒一坪新台幣20萬元至100多萬元不等,已超出一般製造業所能負擔成本,對比越南提供給他們企業的土地租金就比我們便宜十倍,政府必須提供企業更優惠的條件,才能提高台商回台投資誘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