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新華社: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化”只是噱頭
http://www.CRNTT.tw   2020-05-15 17:29:29
  中評社香港5月15日電/新華社今天發表國際時評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西方“將供應鏈搬出中國”的聲音頻頻見諸報端。美國領導人甚至聲稱“如果和中國徹底切斷關係,可以省5000億美元”。然而,在這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時代,所謂“去中國化”只是一些人拋出的噱頭,全球供應鏈體系找不到具有諸多獨特優勢的“第二個中國”。

  全球供應鏈找不到“第二個中國”,因為中國擁有兼具效率和彈性的產業集群。中國是當今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當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完備的基礎設施、強大的供應鏈網絡、協同高效的生產能力,在全球供應鏈上具有獨特優勢。美國沃頓商學院教授莫里斯·科恩表示:“我不認為中國作為製造業主要供應商的地位會改變。有些人說我們要把製造業撤回美國,但這是不會發生的。”

  全球供應鏈找不到“第二個中國”,因為中國擁有超大的市場規模,企業不僅可以“在中國生產”,也可以“為中國生產”。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因疫情的短暫衝擊而改變。同時,中國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內需市場,為全球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增長空間。香港《南華早報》網站日前刊發的文章說,包括豐田在內的5家日企全部表示,打算繼續留在中國,理由是中國市場至關重要,“把企業遷至別處不僅代價高昂,而且會造成不必要的混亂,尤其是在當下”。

  今年3月上海美國商會同普華永道開展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美國企業認為中國市場需求和盈利更加穩定,無意撤離中國市場。美國工商界普遍看好中國發展前景,很多企業近期在中國市場擴大投資經營佈局。美國星巴克咖啡公司“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項目在江蘇簽約,特斯拉公司宣佈擴大上海工廠產能,埃克森美孚廣東大型乙烯項目舉行“雲開工”儀式都印證了這一點。所謂中美“脫鉤”“撤離中國”的論調,既違反市場規律,也不符合美國企業自身利益。

  全球供應鏈找不到“第二個中國”,因為中國率先成功控制疫情,跑出復工復產加速度。中國有效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為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注入穩定性,更加凸顯中國作為全球供應鏈樞紐的地位。中國美國商會會長畢艾倫說,中國似乎走在了全球經濟復甦的前列,許多公司最初選擇中國的理由至今依然成立。
  時評續道,在疫情導致全球物流不暢的情況下,今年一季度,中歐班列共開行1941列,發送貨物17.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5%和18%。中歐班列逆勢高質量、穩定開行,對降低疫情對全球產業鏈衝擊、促進貨物服務跨境流動意義重大。《金融時報》網站刊載社論指出,在世界面臨可能是“大蕭條”以來最嚴重危機之際,中國身上正散發出“希望之光”。

  全球供應鏈找不到“第二個中國”,因為中國始終秉持合作理念,與各國攜手做大共同發展的蛋糕。中國堅定不移擴大改革開放、放寬市場準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擴大進口和對外投資,為世界經濟復甦和穩定作出貢獻。下一步,中國將在健康醫療、智能製造等領域,積極打造新的國際合作增長點,維護和助力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與發展。

  西諺有言,“每一朵烏雲都鑲著銀邊”,意思是危中有機,樂觀者總是能看到危機的積極一面。中國加強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培育、加大對產業鏈供應鏈的整合協同、加快5G建設進度打造全面互聯的工業互聯網、推動實現信息技術產能等精準配置與高效對接,都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吸引力。

  從長遠看,儘管新冠疫情可能給各國產業鏈調整帶來一定影響,但全球化大趨勢不會改變,中國作為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將進一步鞏固。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