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踐大學高雄校區16日正在進行面試招生。(中評社 蔣繼平攝) |
美國目前的戰略佈局為何?
蔡裕明表示,比較從奧巴馬政府和特朗普政府再到拜登的政策,對中國而言,它們之間存在差異和共同點。但美國都是按照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再平衡戰略和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基於“零和博弈”運用一系列政治、經濟和軍事措施,藉此可以維護美國的世界霸權或優勢地位,並全面遏制中國的總體發展。
蔡裕明表示,後冷戰或所謂“後疫情”時期,中美競爭更加體現在地緣政治領域影響力,屬於地緣戰略競爭,更結合技術領域的競爭。已逝世的美國戰略家布理辛斯基曾經指出,美國的理想結果是將中國轉變成一個實現民主化和自由市場的國家。如果美國未能實現這一目標,則必須接受中國是一個區域大國。
蔡裕明表示,現在是回到大國競爭,與冷戰時期不一樣,冷戰主要是意識形態與軍事的對抗(代理人戰爭),新一代的大國競爭會放在大數據、安全發展、科技的戰爭,與冷戰不同。
拜登宣布5月1日起將展開自阿富汗撤軍行動,預計9月11日911恐怖攻擊事件20週年前全數撤回。蔡裕明表示,撤軍阿富汗兌現拜登承諾,美國不需要干涉全世界事務太多,由周邊國家來共同防衛地區安全,但要問接下來美國要對付誰?當然是中國與俄羅斯。
蔡裕明表示,除了美國將主力放在維護自由印太戰略與南海自由航行權,過去的“八國聯軍”也都回來了,美國、日本、澳洲、德國、印度、法國都已經將船艦開過來印太地區。這也呼應上面所提到,美國可以聯合世界各國做軍演。
另外,蔡裕明提到,日前強化美國與台灣海巡的合作,會不會成為一種印太區域美國與其他國家進行安全合作的模式?台灣有沒有機會與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進行海巡合作?未來都有發展的機會,藉此來遏止中國的海警法。
不過,蔡裕明提醒,大家還是要注意,近日烏克蘭與俄羅斯接壤的東部地區緊張局勢持續升高,美國目前有何反應?美國若要介入一定要地面部隊,但美國只有軍艦開過去附近晃一晃。因此也可比照台灣,若台海發生衝突,美軍捍衛台灣的決心,想必也是打問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