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文哲。(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1月19日電(記者 鄭羿菲)中國國民黨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民進黨桃園市議員王浩宇在半年內雙雙被罷免,緊接著2月6日無黨籍高雄市議員黃捷罷免案也將投票,台灣社會進入藍綠兩黨掀起的罷免浪潮,對立與仇恨恐將成台灣選舉常態。台灣近3成中間選民,或將厭惡這種“復仇式政治”,台北市長柯文哲率領的台灣民眾黨能否把握黃金時間以務實理念打動選民,應是柯2024前哨戰。
台灣自從2020大選以來,幾乎每天都在談選舉、動員,韓國瑜去年6月遭罷免、高雄市長去年8月補選、王浩宇今年1月16日罷免投票,緊接著還有高雄市議員黃捷罷免案2月6日投票,甚至接著還有國民黨力推“公投綁大選”、“反萊豬顧食安”公投案,3月10日將提出第二階段連署書,若連署通過將在8月投票。台灣社會幾乎沒有每一天不談選舉、政治動員,但在藍綠“固本”的選舉動員中,也可能逐漸累積民眾不滿情緒。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沒有特定支持政黨的選民從8月以來維持在25%上下,而《美麗島電子報》民調,未表態政黨支持的選民則都超過3成,這些不常於表態的“中間選民”,卻往往在選舉期間因“西瓜偎大邊”等效應而影響選局。
當藍綠陣營紛紛掀起罷免浪潮時,區域立委人人自危,恐也會加強“基層動員”,無論是鞏固或要罷免對造,時間一長,中間選民對於政黨好惡的看法將受影響。其中,民眾黨受到的影響最小,因為民眾黨5席不分區立委都不是罷免的標的與要件,即便王浩宇罷免案有民眾黨南桃園服務處主任林昭印的參與角色,但民眾黨並未如國民黨般“明著”動員,民眾黨在罷免浪潮下的中間立場,或能逐漸吸引中間選民的支持,但問題在能否被看見。
柯文哲在台北市的執政風格、率領民眾黨的經營路線,向來都是強調科學、務實,這在台灣藍綠對立的政壇上,無異於正在創新一條路給台灣民眾在政治上選擇路,而柯文哲也因為此理念常與藍綠不同調。最有名的例子是2018年瑪莉亞颱風侵台期間,柯文哲決定台北市不放假,與時任新北市長的國民黨朱立倫不同調。最終,新北市放假無風無雨,網路風向開始讚揚柯尊重科學專業判斷,而非政治考量。
最近期間,柯文哲決定2020年台北市跨年晚會照辦,秉持沒有新冠疫情社區感染的證據作出務實決定,與桃園市、台南市、嘉義市、高雄市、台中市、基隆市及彰化市等縣市不同調,且柯的決定也與知名藝人五月天、張惠妹跨年晚會照辦相同,事後也未傳出傳染等負面消息,對民眾來說,或許又會增加對柯文哲的科學、務實路線印象。
面對2022選舉,民眾黨的當務之急除了安排人馬、深耕地方服務外,最重要的恐怕是強打民眾黨中間、務實的這塊招牌,在連續幾波罷免案中,讓社會公民反思需要什麼樣的政治,柯文哲或許處在藍綠陣營做大難撼動的最壞時代,但也是拓展一條無人耕耘新路的最好時代,選民能否接受、板塊會否移動,有待後續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