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誕平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 張嘉文攝) |
中評社台北11月2日電(記者 張嘉文)針對中國國民黨路線問題,國民黨中評委、台灣一帶一路經貿促進協會理事長汪誕平向中評社表示,現在的黨中央會走類似民進黨的親美反中路線,是體認到兩個現實,但如果反中就不是國民黨,加上美國對中國的路線也非一成不變,台灣要走親美抗中本就是不可行也愚不可及,國民黨要避免敏感,應該喊出親美不反中,而不是一味附和民進黨,做出區隔,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汪誕平是馬英九昔日重要幕僚,曾任中央廣播電台台長、華視董事長等職,目前他是台灣一帶一路經貿促進協會理事長,也是國民黨中評委,對目前兩岸問題、國民黨過去的歷史和黨內發展知之甚詳。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先前在院會提案,要求“蔡英文總統政府應以美國與‘中華民國’回復‘邦交’作為對美外交目標,並積極推動”、要求“蔡英文總統政府應請求美國協助抵抗中共”,兩項決議案經朝野無異議通過,親美反共路線惹議論。黨團總召、政策會執行長林為洲隨後又在雙十當天拋出政黨名稱“去中國”議題,引來黨內震盪。
林為洲甚至受訪時曾說,我們的一中原則就是講中華民國,如果對岸連中華民國都不承認,那兩岸也不用交流了,“大家就變敵國”。
汪誕平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國民黨在馬英九時代承認九二共識,維持不統不獨不武,但2014、2016、2020選舉失敗,使得黨內許多人有個觀念,體認到兩個現實問題,一是台灣目前傾向“獨立”的人口增加,政大選研中心7月調查,希望台灣“獨立”人口有將近27%,傾向統一或急統的人是10%左右,比較低,如果把永久維持現狀,也歸類為認同“獨立”的人加起來快47%,讓許多國民黨人認為如果主張統一是違背多數民意。
第二是認為,台灣是從國民政府遷台以來就是親美,美國現在跟中國大陸採取對抗態度,不管是拜登或是特朗普當選,遏制中國的政策短期內不會變,美國既然反中,台灣因為親美立場,如果還親中的話,就違反美國走向,所以才有親美反共或是反中的路線調整問題。
汪誕平說,這兩個因素固然是現實,但政黨間有區隔性,國民黨跟民進黨的分別就是兩岸路線不同,綠是要“獨立”,藍的至少依憲法,是主張一國兩區,跟民進黨的差別在這,如果國民黨跟著反中抗統,那跟民進黨有何不同?不是變山寨民進黨?選民為何要認同你呢?
汪誕平認為,現階段來講,中國大陸主張一國兩制,民進黨是“一邊一國”,兩者完全抵制,但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兩者的緩衝,在這過渡階段,可以為大多數接受的方案,馬英九八年也證明了這重要性和可行性。
因此如果放棄九二共識,是愚不可及的行為,中國國民黨把中國兩個字拿掉,不宜也不智,國民黨過去也改名很多次,各有各個時代背景,改名不是不行,但現階段改名無疑是附和民進黨“去中國化”的論調,造成許多傳統支持者反彈,親痛仇快,也拉不到趨獨的選民,而失原本國民黨的選票。
至於路線問題未來是否可能讓黨內分裂?
汪誕平說,就他所知,許多國民黨大老們對此不以為然,大家當然能理解國民黨現在有這些想法的原因,但黨中央的路線調整,不能背離核心精神,中間選民過去認為國民黨是比較理性務實,不是講意識形態,如果現在要往民進黨靠的話,為何要支持國民黨?所以是弊多於利。
汪誕平強調,這對現任主席江啟臣是嚴酷挑戰,必須要審慎明智處理路線問題,處理不當的話,江想連任會面臨很大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