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工業會總幹事李威穎站在產業立場分析疫情衝擊與後續影響。(中評社 高易伸攝) |
中評社高雄2月21日電(記者 高易伸)最具高雄在地產業代表性的高雄市工業會總幹事李威穎,20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觀察,中美貿易大戰,美國正持續測試大陸的臨界點,且短時間內不會鬆手,除非美國覺得自己也受傷慘重,才有可能罷手。
此外,以產業界角度觀察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李威穎說,台灣產業目前思考有三,首先是“新冠疫情並不明朗”;二是“擔憂病毒恐流感化”;三是“台GDP成長趨緩,經濟數據下修及民間消費不振,產業憂經濟衰退或然率。李說,中美貿易大戰影響深遠,且外溢效果不僅台灣受影響,其他國家也受波及,因此資金回流應是必然,但現在卡到疫情,台灣是否已做好吸引資金回流的準備?
李威穎,1959年生,台灣高雄人,現任高雄市工業會總幹事。李於高雄市工業會服務各企業會員超過30年,是企業人力資源品質提升顧問、擅長台灣產業趨勢分析與研究、企業職能分析與發展顧問、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發展基金管理委員、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勞資爭議仲裁委員、青創會南區委員會第一屆青年管理獎章。
高雄市工業會成立於1975年,是高雄最具產業代表性的“市級”工業會,旗下企業會員超過520家,當中不乏國營企業與上市櫃公司,行業別涵蓋鋼鐵、石油石化、造船、電力、機械、交通、電子材料、塗料、電子零件組、食品、工程、金屬製品、民生製品等。知名企業會員囊括中鋼、唐榮、高興昌、東鋼、中油高雄廠、大林廠、台塑、南亞、中石化、台達化、中船、中信、台電大林廠、中鋼機械、光陽、高都汽車、長興化學、李長榮科技、建準、興勤、興益、東南水泥、中聯爐石、永記塗料、台糖、華榮電線電纜、中鋼構、欣高瓦斯等。
對於台灣產業界的憂慮?李威穎解釋,目前不知疫情何時結束,只要防疫就會隔離,而隔離就會讓產業出現斷鏈。台灣目前尚未出現“社區感染”,因此佔無“停工”疑慮,但大陸現受疫情影響,已有斷鏈趨勢。台灣雖沒停工,但也受波及。畢竟兩岸依存度太深,台灣已在開工狀態,但還是受大陸影響。
針對有“台幹”年前返台,但遇疫情反而回不去或不願返回大陸上班,該現象與業界氛圍如何?
李威穎觀察,目前大概分成幾類情況。首先“台幹之所以是台幹”就代表工廠今天縱使沒開工,可是台幹也會在。台幹有無全部返台恐怕未必見得,但台幹身處大陸或人就在廠內,那每天所思必定希望趕快開工,這是第一種情狀。
其次,李威穎說,第二種情況是剛好返台過年,但兩岸目前處在“停止狀態”,簡單說就是“人過不去”。台幹回大陸一定是去工廠上班,但企業有無誘因讓台幹現在願意回去,這就跟身份是“受雇者”或“老闆”有關。
李威穎說,受疫情影響老闆不回去也說不過去,至於受僱者必須視情況、級別而定。大陸現下爆發疫情,確實聽到有台幹不願意回去,目前事業單位也無法針對受雇者進行勞動上的強制要求,因此勞資之間必須取得共識,才有下一步“復工”之舉。當然,受僱者位階越低,想回去的意願也低;反之受雇者級別越高、薪水待遇高、責任感也會越重,重返的意願與誘因會越大。
當前台灣無法加入區域經貿組織,如何在美中貿易戰下生存,挑戰為何?
李威穎說,多年前台灣就啟動計畫,把企業產能從大陸市場分散到其他東協國家,也有少部分遷往美國。因台灣無法加入區域經貿組織,只能轉向改為“廠在外、研發管理行銷在內”的結構。台灣面對中美貿易大戰,如果沒有前述這些東西,那影響就很深遠。
李威穎認為,不光台灣現在跟大陸依存度高,其他國家如新加坡、泰國、日本、韓國跟大陸的依存度也節節上升,且現在不光製造業,其餘如商業、服務業也攀高,因此中美貿易大戰的影響性不會只針對台灣,會有外溢影響,至於影響有多深遠,目前主要還是看美國。假如美國受害輕、大陸受害重,美國勢必會持續加壓,如果說到了某個拐點或臨界點時,美國發現自己也承受不住,或許美國自然而然會停手,但目前看來美國還在測試這個臨界點,綜合看來美國目前為止也都還“吞得下去”。
分析目前美中兩強產業的體質與差異性?
李威穎分析,美國現在的問題在於本土產業與製造業都在海外不在美國本土,且嚴重到動搖到美國國本,美國的服務業GDP佔比已經大到自己的產業空洞化,當一個國家沒有製造業那就像沒有國防會很危險;但中國大陸產業一般來說是在走過去台灣走過的路,當大陸陸商都認為自己要去做全世界的生意,可是陸商也不會把所有生產基地全設在大陸,陸廠陸商現在也在進行外移的動作。
李威穎表示,大陸以前是世界工廠,根本不會把工廠搬到其他國家地區,但現在陸商的思考也出現轉折,中美貿易大戰也讓陸商開始思考轉換與外移,只不過陸商現在才剛啟動,但台商跟日韓這一區塊已經很成熟。
李威穎說,中美貿易大戰台商的錢一定會回流台灣,這一點是可以預期的,只是現在卡到疫情,這些錢會不會順利回來就是關鍵。台灣應思考萬一疫情過後,該如何吸引這些錢能夠順利回流台灣,運用在有利的產業投資,而不再是炒房等用途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