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之變促使日本聯盟戰略轉向多元化
中評社:21世紀以來日本戰略文化加速朝現實主義方向轉型,其聯盟戰略的選擇出現了新的變化,即著力改變自戰敗以來一直堅持的依附美國的單一化聯盟結構,轉向打造以地區大國和結點國家為合作夥伴的多元化聯盟。如何看待日本這樣的戰略變化?
鍾飛騰:首先,這表明日本認為美國國際地位呈下降態勢,特別是應對安全挑戰的能力下降了。如果美國還擁有二戰後不可一世的國際地位,那麼只要追隨美國,就可以免除國家安全的威脅。顯然,如今日本戰略界人士認為,美國已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日本新版《外交藍皮書》宣稱,世界格局已經從美國發揮主導力的時代進入到了中美競爭的時代。在美國這個霸主力不從心的時候,不在一棵樹上吊死、分散風險,對日本來說也是一種很自然的現實的做法。
其次,國際安全的領域和範圍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單純依靠美日同盟不足以解決這些挑戰。日本是較早從綜合安全的視角討論國家安全的發達國家,20世紀70年代後期,受到石油危機的衝擊,日本不再只是強調傳統的軍事安全威脅,而是將資源能源供給納入安全範疇,同時日本當時也面臨著國內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危機,也將這類問題納入國家安全範疇。目前,安全問題的範圍十分廣泛,對日本來說,老齡少子化等都成了日本的頭號難題。解決這類問題,日本更需要依賴於勞動力豐富的亞洲國家,而非人口淨流入的美國。其他如氣候變化、海洋污染等,也都需要與鄰近國家協商合作。
再次,日本也有一種野心,既希望借助於和更多國家達成多元化聯盟關係,擺脫戰後戰敗國身份,也很希望將日本積累這麼多年的硬實力轉化為日本的國際軟實力。因此,從日本的角度看,國際秩序的動蕩和變革,不完全是負面的,反而可以為日本提供機會,重塑自我,提升在地區事務上的影響力。日本不少領導人沾沾自喜,認為日本發揮了對地區事務更加了解的優勢。比如,對美國總統使用“印太”這個詞,很多日本領導人感到自豪,在他們看來,這是日本的發明和貢獻。相對而言,戰後通過經濟手段在東亞地區經營多年的日本,反而比美國人更加了解該地區的狀況,可以為美國提供更多的情報。美國挑頭參與印太事務、組建排他性的安全聯盟時,日本人幫著美國出了不少鬼點子。
最後,日本對中國崛起心存憂慮,因而拉上一些夥伴,在中國外圍打造安全網絡和多邊機制。這些機制中,有的歡迎中國參加,有些則明確說了“不”,比如中國表示願意參加《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TP),而日本則放出風聲,認為中國不可能達到談判的相關標準。讓中國參與日本發起組織的多邊機構,既可以觀察中國的行為方式,也可以炫耀日本的領導力,這對日本來說是一種合算的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