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回答記者問題(中評社 張心怡攝) |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中評社報道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於3月11日下午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邀請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李幹傑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落實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第一件事,指導推動沿海三省一市抓緊結合自身實際來制定各自的實施方案、並且把相關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相關地市和相關區縣,把目標任務傳遞下去、分解下去,讓大家趕緊行動起來。第二件事,在地方工作的基礎上,直接組織開展環渤海入海排污口的排查和整治工作。
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是污染防治七大標誌性戰役之一,方方面面非常關注。怎麼打?能不能打好?渤海,它的地位作用非常重要,它既是環渤海三省一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撐,同時也是我們海洋生態環境安全的一個重要屏障,對應對氣候變化來講,它還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緩衝區。前些年,在地方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之下,渤海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也是有進展和成效的,這也反映到了它的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方面。但是確實問題也不少,包括陸源污染物排放量長期以來居高不下,包括海洋資源開發強度也一直很高,我們一些重點港灣、海水水質也一直有反覆,不太穩定,更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所以整個的形勢同樣也是比較嚴峻的。
下一步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怎麼打法,實際上去年11月份,我們會同發展改革委和自然資源部,經報國務院批准,印發的《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畫》已經明確了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甚至是施工圖。這個行動計畫總體的思路和舉措,包括兩句話,第一句話,圍繞“一個目標”。第二句話,實施“三管齊下”。“一個目標”就是以建設“清潔、健康、安全渤海”作為戰略目標,堅持以改善渤海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現在存在的突出環境問題為主攻方向,綜合施策,確保渤海的生態環境不再惡化,三年綜合治理能見到實效。“三管齊下”就是“減排污、擴容量、防風險”,實際上講的是要污染防治、生態保護、風險防範“三位一體”一並推進、協同推進、協同增效。
在污染防治方面,主要是查排口、控超標、清散亂。查排口就是排查入海排污口,治超標就是治理那些超標的企業,清散亂就是清理整頓散亂污的企業。在生態保護方面,守紅線、治岸線、修濕地。守紅線就是一定要劃定和守住渤海的生態保護紅線,治岸線就是治理岸線開發的問題,修濕地就是修復沿海這些濕地。在風險防範方面,是查源頭、消隱患、強應急。查好風險的源頭,盡力排除、消除這些隱患,同時還要把我們的應急準備做得更加充分、更加具體,一旦有事,確保能夠喊得響、拉得出、打得贏。希望不出事,如果真出了事,能夠第一時間做出響應,把污染、把事件的後果減小到最低程度。所以這個行動計畫是比較明確的,圍繞“一個目標”,實施“三管齊下”。
下一步,落實好這個行動計畫,我們主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指導推動沿海三省一市抓緊結合自身實際來制定各自的實施方案、並且把相關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相關地市和相關區縣,把目標任務傳遞下去、分解下去,讓大家趕緊行動起來。
第二件事,在地方工作的基礎上,直接組織開展環渤海入海排污口的排查和整治工作。因為我們認為,在整個渤海綜合治理工作中,入海排污口的排查整治是“當頭炮”、“牛鼻子”。這個“牛鼻子”抓住了,行動計畫的實施就有了比較大的把握。排污口的排查和整治四件事,“查、測、溯、治”。“查”就是排查,有一算一,全部把它排查出來,實行清單式管理,拉條掛賬。“測”就是監測,看看這些排污口究竟是達標還是不達標,究竟什麼情況。“溯”就是溯源,把污染源找到。“治”就是整治。這項工作,生態環境部直接操盤,直接組織開展,力圖把這項工作盡快能夠推動落地見效,大幅減少陸源污染向渤海的排放。只要陸源污染向渤海的排放能夠明顯得到控制和降低,渤海的海水水質、生態環境的改善就很有希望,就一定能夠做得到。
所以,我們目前在去年工作的基礎上,正在狠抓這兩件事,一是讓地方趕緊編制行動計畫,二是積極推進入海排污口“查、測、溯、治”這四項工作。大家可以關注,我們現在通過環境報、通過我們的媒體,向外也發布了相關信息。我們還是很有信心,通過這個標誌性戰役,《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畫》的實施,能夠為改善渤海的生態環境發揮重要作用。
(中評社報道組:張心怡 徐夢溪 張爽 林艶 後援記者:海涵 實習記者:錢盈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