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準威指出,所以放在這個脈絡下就能理解侯友宜說的話,如果能凝聚全民共識,這也許能令台灣擺脫強權棋子的地位。
那麼中立化的定義為何?
馬準威表示,中立化的模型是來自於“中立國”,好比說瑞士、烏俄戰爭前的瑞典、教廷等,在歐洲有很多中立國家,中立國就是在任何雙邊戰爭時不靠邊站,不偏袒任何一邊,也是一種去結盟化。但是就藍營目前的思維而言,觸及兩岸使用“國家”比較敏感,也要考量到中國大陸能不能接受,所以改用“中立化”的思維,不談“國家”,以“政治實體”取代“國家”的說法,尋求中立地位,去結盟化,不在外交上偏袒某一方,但維持必要軍備作為防衛。
馬準威指出,過去國民黨講“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現在已經沒有人在講了,所以國民黨的核心論述和民進黨之間也變得很難區別,兩邊都變成走維持現狀,兩黨最大的差別只剩下對中國大陸是否友善,但是這件事情很難動員選民,所以國民黨很努力在找一條對台灣、對兩岸、對美中台關係都可以接受的方案,這是值得討論的。
馬準威表示,民進黨也不是要放棄和中路線,只是民進黨的體制或結構,讓他只剩下親美這個選項,否則會卡到民進黨自身的政治認同問題,民進黨不是不想,只是這條路走不過去,而國民黨則是在中美之間還能適度等距。
那麼侯友宜說的不做強權棋子,和朱立倫的“親美和陸”有沒有差異?
馬準威認為,其實這兩者完全是一致的,親美和陸是中立狀態,也是不做強權棋子的狀態,侯友宜說法和朱立倫的路線、立場並沒有衝突,只是另外一種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