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政基金會召開美中關係演變及蔡政府外交政策檢討座談會。(中評社 張嘉文攝) |
中評社台北10月16日電(記者 張嘉文)中國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上午召開座談會,國民黨前立委林鬱方上午表示,美中鬥爭主要原因是中國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威脅到美國,美國過慣獨霸日子,當然不允許這樣事情發生。前國安局長蔡得勝則說,美國副總統彭斯日前演講對中共強烈批評,是標誌跟分水嶺,如果照其演講方向形成美國共識,那美國抗中會成為實質不是口號,台灣在這中間不能見獵心喜有押寶心態,需自我壯大才是關鍵。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天召開“台美陸情勢及蔡政府外交政策檢討座談會”,由國政基金會外交及國防組召集人、前立委林鬱方主持,分成兩個場次進行,第一場主題為當前複雜的台美陸三方關係,與談人包括前國安局長蔡得勝、政治大學東亞所名譽教授邱坤玄、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盧信昌等。第二場為蔡英文總統政府之大陸及外交政策,與談人有前外交部長歐鴻鍊、前“外交部次長令狐榮達、輔仁大學日文系教授何思慎、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黃奎博等。
林鬱方在會中表示,美國軍事經濟歷來都很強大,變成很有信心做一件事,就是對付中國,要對付的真正原因是中國快速國力增長,變成兩個超級強權國家的局面慢慢形成,中國已變成第二大經濟體,快速能量累積威脅到美國,15年到20年間出現兩超級強權,美國過慣獨霸日子,當然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林鬱方提到,美中鬥爭決定因素,會視美國國內政治變化,就是期中選舉結果。共和黨如果輸了不少,尤其農業區票掉很多,那特朗普可能需要調整政策。另外是中國承受打擊能力有多強,九月份中國對外貿易變更好、出口更旺,原因是美國重手還沒到,新一波2000億清單還沒開始實施,還有人民幣貶值等。美國下手愈重,中國承受能力怎麼樣,對中國政治衝擊是什麼?當農民收入減少白領失業衝擊是什麼?這是要關注的。
蔡得勝則說,美中雙方短時間不會示弱,所以會持續較長時間,但這不是零和遊戲,玩過頭會兩敗俱傷,因此鬥而不破會不斷上映。美國雖瀰漫抗中,但中國經濟發展不會帶來停滯,美國副總統彭斯日前的演講對中共強烈批評是分水嶺,如果美國國內依此形成共識,抗中會成為實質作為而不是口號。
邱坤玄表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0月25日即將要去中國訪問,朝韓也和解,兩岸關係卻背道而行,雖然我們強調不挑釁,但美中台三邊關係當中,我們要做的基本上是動態平衡,民主制度要堅持,但經濟上要維持與中國大陸的關係,絕對不能和中共全面競爭。
盧信昌指出,以目前發展來看,歐盟知道要更團結,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要到中國訪問,他預計雙方會有關鍵性的談話,帶動新的亞洲共榮圈。反觀台灣的選擇,從太陽花學運時就已經確定,台灣年輕人反對ECFA以及中台貿易發展讓台灣再工業化,新南向這條路,雖然電子商務資金到位,但美國不希望台灣走這條路,顯示台灣的全球服務業轉型,在新南向也已經被擋掉,台灣製造業在新南向發展,經過過去多年來回沖刷,也告訴我們不會有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