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必榮分析,以未來藍綠白立法院三黨不過半的政治環境來看,白若加入綠是壞處大於好處,壞處有三:一、失去政黨特色,如意大利總理德拉吉2022年7月下台前的聯合政府,加入聯合政府的中右派聯盟黨警覺到自己失去“政黨特色”,導致基本盤被極右的意大利兄弟黨一步步蠶食;同理,白加入綠很可能會失去政黨特色。
劉必榮指出,二、白加入綠即便獲取行政資源、權位,但也失去制衡綠營的能量了,對柯文哲來說,也等於選前宣傳的“新潮流不倒,台灣不會好”失信於支持者,變成小綠。三、新聞上看到民眾黨規劃現任8席不分區立委在2026年要競選地方縣市首長,綠白現在合作,未來8席立委提的議案都不會被綠營重視,無法突顯自己作為的8席立委,將與民眾黨規劃的地方選舉藍圖形成矛盾。
劉必榮認為,從理性的談判角度來判斷,白營要長久生存,必須做出姿態去跟藍綠喊價,雖然現在藍營沒什麼東西能給,立法院副院長的位子對白營2026要選舉的藍圖來說不具吸引力,但在立法院長這一局暗助藍,會讓綠營有所警惕,未來綠營需要擺平“藍白合”、爭取合作,勢必得釋出資源給白,或是給藍白去分。
劉必榮表示,對白營來說,走的每一步合作都是想要增加選票,需要考慮到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需要思考的有三點,包括形象能不能加分、獲得更多資源、選民能不能理解,短期立法院長這一局要“綠白合”並不具備說服選民的大義,必須未來綠營能支持白營提出的法案等,“case by case”一步步累積選民間的信任。
劉必榮說,但藍營也不要覺得要白營合作好像是理所當然的,小黨要生存發展,得做到讓大黨猜不透下一步怎麼做,因此他認為民眾黨未來會在某些法案與綠營合作、某些法案與藍營合作,讓藍綠都猜不透白要怎麼合作,以尋求願意呵護民眾黨、建立與民眾黨之間的合作關係。
劉必榮指出,從理性上推敲最大的可能性,在“立法院正副院長”這一局,民眾黨在第一輪投票會選給自己人、第二輪廢票,除了等於暗助藍營、國民黨立委當選人韓國瑜,讓藍營、韓國瑜欠一份人情外,也能凸顯白營自己不是輕易就能被收買,球就做在這,下一步就看藍營如何回應白營,case by case的合作。最差的就是白營有人經不起政治權位的誘惑,同意“綠白合”,那民眾黨就“謝謝收看”了。
劉必榮認為,“立法院正副院長”對白營來說不可能,下一步瞄準的應該是各委員會的召委位子,白可能會讓藍綠同意在某些委員會擔任召委,以領銜推動招牌法案或政策,讓藍綠都願意加入連署,這樣對民眾黨是最為加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