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8日電/人口老齡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21世紀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重要議題。自1865年法國成為第一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以來,越來越多的歐洲、東亞等地區的國家步入老齡化行列。近年來,隨著老齡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壽命延長,老年群體的經濟需求更加突出,銀發經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
經濟日報發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文章表示,自20世紀70年代日本國家鐵路創設“銀發座位”後,圍繞老齡社會銀發經濟發展,日本、韓國、德國等積極開發老年用品、加強健康養老服務供給和促進老年就業,為中國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益參考。
一是積極開發種類豐富的老年產品。日本政府在1993年制定了福利用具研究開發普及促進法,並在工業標準化法中明確提出各類老年用品的專門標準或技術規格,促進老年用品研發設計和生產製造。進入新世紀以來,日本又出台一系列涉老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強調以機器人等智能設備為基礎,以物聯網、雲計算等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為手段,重點發展智能護理機器人、智能輔助器具等。
二是大力發展健康、養老、文旅等銀發服務。歐美等發達國家持續將市場和社會力量引入老年人護理服務,建設了一批社區居家醫療支援中心、社區老年活動中心等,提供個性化的保健計畫、居家上門康復護理等服務。一些東亞國家基於自身資源禀賦優勢,發掘老年旅遊、教育培訓等服務,形成健康旅遊新業態。
三是持續推進老年人力資源開發。韓國、日本等國家積極促進企業雇用老年人,幫助老年人再就業。為創建有利於老年人就業的便利環境,還積極創辦“銀發人才中心”等,有效促進了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和利用。2022年底,日本老年人就業規模達912萬人,占老年人的比例為25.2%,即每4個老年人中就有1人在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