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在美國印太戰略中的角色與影響
http://www.CRNTT.tw   2021-08-22 00:07:30
  中評社╱題:台灣在美國印太戰略中的角色與影響 作者:邵宗海(台灣),著名台灣學者、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

  【摘要】要探討台灣在美國印太戰略中的角色扮演與影響,便不能不從剛解密的文件《美國印太戰略框架》的內容先予解讀,然後外界才能看清美國在過去幾乎十年的時間裡,是如何塑造台灣在西太平洋戰略佈局的角色。同時美國也在全力的支持台灣,企圖來擴充美國在這個地區對中國圍堵及阻隔的影響力。

  等到拜登總統在2021年正式就任之後,於2月1日他首次闡明其外交政策,才確認他將延續前任總統特朗普的強硬對華立場。拜登說,美國必須應對“最嚴肅對手”的專制主義威脅。

  稍後BBC有篇報導分析說,特朗普在4年來所留下的對台政治遺產,為拜登提供了與中國對弈的籌碼,讓他能夠在其他爭議上與北京討價還價。因這個說法延伸,當然,在這前提下,台灣的角色也提供了美國在“制衡中國”中最大的資產。但在拜登政策裡,有沒有考量把台灣再納入在美國印太戰略框架裡運作,則是本文的重點所在。

  一、《美國印太戰略框架》,到底是什麼樣內容的一份機密文件

  要探討台灣在美國印太戰略中的角色扮演與受到影響,便不能不從剛解密的文件《美國印太戰略框架》的內容先予解讀,然後外界才能看清美國在過去幾乎十年的時間裡,是如何塑造台灣在西太平洋戰略佈局的角色,並全力的支持台灣來擴充美國在這個地區對中國圍堵及阻隔的影智力。

  美國白宮國安會2021年1月12日晚間,在前總統特朗普即將卸任之前,公布了印太戰略框架機密文件的由來。這份解密的機密文件:《美國印太戰略框架》(United States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the Indo-Pacific,一般簡稱為《框架》),框架中有特別指出對台灣的期待,美國應協助台灣能夠制定有效的不對稱國防戰略與能力,並將台灣納入第一島鏈,遏止中國擴張。

  這份剛解密共計有10頁的文件中,除了列出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優先事項,同時也指出“中國與北韓”是美國在印太區域的國家安全挑戰,而美國的印太戰略則是強調透過與印度、日本、澳洲等盟友和夥伴的戰略結合,來維護區域自由經濟秩序,特別是對抗中國日益擴大的海外影響力。最重要的是:文件列舉美國在印太地區需要實現的多方面目標和相應的措施方向。譬如說,就盟友和夥伴問題,美方的目標是:“強調我們對印太區域的承諾,突出自由和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的共同願景”;措施則是:振興美國對友好國家政府的技術援助,以推進法治和民間機構成長。同時,傳達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的額外附加條件,並發展強有力的公共外交能力,能夠與中國的宣傳活動相競爭;而且也要戳破中國將無可避免地成為地區霸主的說法。

  這份印太戰略框架是白宮國安會在2017年制定,美國總統川普於2018年2月批准。文件先前一直被歸類為“機密”,也“不對外籍人士披露”。卻於2021年1月5日予以解密,並於1月12日正式對外公布,比原定解密時間提早了30年。

  二、前白宮國安顧問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對《框架》的解讀

  另外,曾擔任特朗普白宮國安顧問的奧布萊恩,在2021年1月5日《框架》解密的備忘錄中說過,“過去三年來,《框架》一直是特朗普政府在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實施總統2017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的總體戰略指導。”他也說,“為實現美國對該地區的積極願景,應對印太國家主權、繁榮與和平所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挑戰,2018年2月,特朗普總統批准了《框架》,在行政單位各部門和機構實施。”

  奧布萊恩同時補充說,“該框架指導了眾多從屬政策框架和運動計畫的發展,它們使美國的方法轉向對印太地區及其他地區重要的特定問題,例如《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方針》、《美國反擊中國經濟侵略戰略框架》、《美國反擊中國在國際組織的惡性影響運動計畫》等。”

  奧布萊恩也說,“北京正越來越多地向印太地區國家施壓,要求它們將自由和主權服從於中共所設想的‘命運共同體’。”他並提出,“美國的做法(與中國)則不同。我們尋求確保我們的盟友和夥伴,所有分享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的價值觀和願望的一方,都能夠維護和保護他們的主權。”他尚補充說,“該框架認識到,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有賴於強有力的美國的領導力。”而且,奧布萊恩也表示:“文件解密透明展現美國對印度太平洋與區域盟邦和夥伴的戰略承諾。”

  所以,最簡單解讀“印太戰略”一詞,除了研讀美方政策意圖,也要把亞太與印太分成是兩大戰略概念,容納於其中的利益相關國家。“亞太”囊括亞洲和西太平洋地區,利益相關國家主要是日本與澳大利亞;“印太”則將印度囊括進來,澳大利亞與日本也很歡迎擴大盟友隊伍。

  三、解密的《美國印太戰略框架》,提到“台灣”的內容到底有多少

  1、在《美國印太戰略框架》的文件中,有特別提及台灣一詞的,其實並不算太多,但是重點是:台灣應是這個《框架》中要素之一。譬如說,在文件中有表示美國應協助“台灣”能夠制定有效的不對稱國防戰略與能力,以確保安全、不受脅迫、具彈性且有能力按其意願與中國往來。

  又譬如說,為阻止中國對美國與美國盟友或夥伴採取軍事行動,美國應首先在衝突中不讓中國在第一島鏈內有持續的海空優勢;其次,保衛第一島鏈國家,包括台灣;第三,主導第一島鏈以外的所有領域。美國應協助盟友與夥伴增進安全實力,確保不受中國脅迫。注意美國在此所提到的“第一島鏈”一詞,均把“台灣”包括在內。

  同時在區域推廣美國價值觀以維持影響力與平衡中國方面,戰略框架認為美國應與南韓、“台灣”、蒙古、日本與其他區域民主夥伴往來。

  另外,在“美國應強化其盟友和夥伴關係”下,文件例舉了美國在印太地區需要實現的多方面目標和相應的措施方向。其中一段標題是“針對印度和南亞地區裡”,它目標中則有提到:“使台灣能夠發展有效的非對稱防禦戰略和能力,以確保其自身安全,避免遭受脅迫,保有戰略韌性,以及有能力以自主的方式與中國大陸接觸”。

  2、奧布萊恩在解讀《框架》時也提到了台灣,他說:《框架》反映了支持盟國和夥伴對區域參與的互補辦法的重要性。這些辦法包括日本的“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概念”、澳大利亞的“印度洋-太平洋概念”、印度的“所有地區安全與增長政策”、韓國的“新南方政策”、台灣的“新南向政策 ”以及《東盟關於印度洋-太平洋合作的展望》。在這裡,台灣與其他國家在追求實施中的一些政策裡,都符合了美國在印太戰略佈局的需要。

  3、另外在戰略框架裡雖然沒有特別指名“台灣”的段落,但在解讀中郤非常明顯是在指“台灣”,或與台灣有相當強烈做連帶關係的,譬如說,在戰略上認為應擴大美國反情報與執法能力,以打擊中國在美的情報活動,並擴大與盟國的情報共享。像台灣就掌握很重要來自中國大陸的情報來源。

  四、特朗普政治遺產,是否為拜登提供在印太戰略中與中國對弈的籌碼

  BBC在2021年1月20日有篇分析說:從新冠疫情到滿目瘡痍的美國經濟, 今天走馬上任的拜登在宣誓就職正式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後,將面臨許多棘手的難題,其中許多與特朗普前四年執政期間留下的政治遺產有關。而台灣問題就是這些問題中的一環。因為在拜登就職前兩周,特朗普政府仍在台灣問題上動作頻頻向北京施壓,包括解除了在美台關係上所有自設的往來限制,並宣佈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將會到訪台灣。雖然克拉夫特訪台最終因政府過渡交接問題取消,但這使得外界對特朗普的繼任者拜登的對台政策更添關注。BBC報導引述分析指出,特朗普4年來留下的對台政治遺產,是否為拜登提供了在後續印太戰略架構下與中國對弈的籌碼,能夠在其他爭議上與北京討價還價,引發了本文的興趣。

  就像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研究員張倚維也曾經表示,特朗普透過一連串法案,意圖迫使拜登繼承自己留下的(台灣)海峽政策,並試圖讓這份政治遺產在未來數十年的美中競爭中凸顯,特朗普的政策是證明,美國實際上可以容忍更緊張的美中關係。

  張倚維同時分析,未來如何處理這份遺產是拜登的挑戰之一,目前拜登團隊因為交接工作上的阻礙,尚未全面掌握美國政府既有的協議、承諾,而國務院取消美台交流限制,給了拜登陣營一個機會創造自己的溝通框架。過去拜登也多次傳達過支持台灣的立場,包括國務卿人選布林肯、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等人,遵循或打破特朗普的舉措都是必須深思熟慮的重要決策。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