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萬毓澤。(中評社 高易伸攝) |
中評社高雄7月20日電(記者 高易伸)台灣少有的研究馬克斯主義學者、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萬毓澤18日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台灣雖有形式民主的架構,但實質的高品質民主還有待加強。他認為,兩岸急統、急獨或者單方面破壞均衡對彼此都不是好事,兩岸應在各項制度上彼此借鏡並提供競爭的可能性。如此一來台灣才不會自滿,而大陸也不才會覺得“台式民主”好像選來選去都是同一票人沒啥啟發意義。兩岸應保持制度上的競爭,讓彼此都能看見優點。
此外,萬毓澤認為, 當前選民厭倦藍綠,但只靠純粹的厭倦不易突破藍綠兩大黨的支配格局,但柯文哲是個特別也值得去談的案例,現在年輕人對政治明星的光環很多都集中在他身上,期待他能打破長期以來的政治窠臼。
萬毓澤,1979年生,台灣高雄人。高雄中學、台灣大學外文系學士、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博士。他33歲時曾榮獲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最年輕得主,出版過《你不知道的馬克斯》等書,現為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社會學理論、社會科學哲學、政治社會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當代歐陸政治與社會思想、翻譯研究等。
對於當前台式民主的反思,萬毓澤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台灣民主一路走來奠定了“形式民主”的架構,包括定期公開選舉,形式上民眾至少可監督政府的,但我們做民主研究有種擔心在於選舉是“必要條件”卻非“充分條件”,台灣目前的狀況是“雖有選舉,但沒有高品質的選舉”。國外有些期刊或組織會定期發佈類似“民主報告”去評估不同國家的民主指數。若從這點觀察,台灣的民主形式雖然做得不錯,但實質內容還有許多有待加強之處。
萬毓澤舉例,熟悉台灣地方選舉的人都清楚,台灣政治長期以來都屬“頭人政治”、“地方派系”,因此很多地方都有嚴重的黑金問題。把台灣的現況拿到國際上去比較,台灣的選舉就很值得批評,雖然表面上的選舉的形式,但地方資源依舊被少數人把持。
此外,萬毓澤說,台灣表面上是“多元社會”,多元社會的價值在於“不同的人可以彼此尊重,且願意開誠布公地針對信仰價值進行公共討論”。但他認為,台灣這項是缺乏的,所謂“多元價值”不是誰也不相信誰,這樣就成了分裂、散沙的社會,民主社會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公共溝通”,但台灣依然缺乏。
萬毓澤向中評社表示,公共溝通不侷限在龐大的政治議題之上,有時細小的地方議題更需要公民參與,但台灣面臨的問題在於“公民不願意參與”,因為大家覺得地方公共事務屬於“地方頭人”之事跟自己生活太過遙遠,這些人偶爾4年出來投一次票或根本不投票。
對於台灣20至30歲的年輕選民觀察?
萬毓澤表示,台灣年輕人這幾年對政治參與“比較不那麼冷漠”,雖然他們依舊不關心基層選舉,尤其是里長或縣市議員等,但這是很重要的一環。若我們觀察英美等民主傳統有很多是從地方自治做起的,但台灣不願去談論這些,或許大家對“誰當總統有興趣,但對在地事務上是冷漠的。簡言之,台灣民主走到了今天確實取得了某部份成就,但實質內涵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中評社問,如何看待當前社會氛圍以及選民對藍綠政黨的低支持與冷漠,以及“無色覺醒”等力量的醞釀或覺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