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華爾街日報:美國經濟將再次出現“滯脹”
http://www.CRNTT.tw   2011-05-31 09:40:22
雖然這次的滯漲原因與當時並不完全相同,類似的政策與其帶來的嚴重後果的相似度是極其驚人的。
  中評社香港5月31日電(記者 余遙編譯報道)華爾街日報5月24日刊出文章,談論美國經濟“滯脹”問題,原題目為“滯脹的回歸”,文章作者為羅納德麥金農, 現於美國斯坦福大學經濟系任教,主要內容如下:

  “滯脹”是一種及其難纏的經濟學難題以致於經濟學家們視其為醜陋的字眼。滯脹的具體含義為:持續高通脹和高失業率,與之同時一個國家內需接近於停滯。此術語的由來是1965年英國政治家伊恩麥克勞德在向國會講話時提出的。而在美國近代史上,除了20世紀70年代,還不曾經歷過嚴重的滯脹危機。

  但是,從2008次貸危機至今,失業率的上升與物價攀高近乎同步,2011年4月份生產商成品價格指數,其中不包括服務業和房價下跌,上漲了6.8%。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報告,以4月份中間產品價格上漲計算,中間產品價格年度漲幅大約為9.4%。與此同時,官方的全國失業率陷入近9%,其中並未計算非正式勞動人口以及對找工作失去的信心的人口。從數據角度看,是否美國經濟進入滯脹已經並非一種可能性的討論,而是經濟學家對其強度和時間長度的估計與預測。

  追溯此次滯脹危機的根源,雖然諸多因素可以作為研討對象。其中,美聯儲的零利率政策是最值得關注及討論的。提及美聯儲的獨立貨幣政策,在此有必要先回顧其背後的經濟學意義。從1945年起,世界大部分國家都將美元作為重要的通用貨幣。至今,即使在歐洲以外的國家,美元依舊作為進出口貿易結算的貨幣基礎。而且,美元作為重要的中介貨幣對於各國支付結算以及政府對其國家貨幣管制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於美元的重要性,為了避免目標匯率衝突,美聯儲採取的相應國策為不設置自己的目標匯率。

  由於沒有固定目標匯率的約束,美聯儲可以比其它國家央行實施更加獨立的貨幣政策。雖然此項政策似乎有利無弊,其實不然,因為美國的獨立貨幣政策會對國際貨幣體系的整體穩定性產生直接影響。在過去的兩年多來,美聯儲選擇保持美元資產的短期利率接近於零,而且在過去一年中,通過購買本國國債,美聯儲實行對長期利率下壓。此貨幣政策的結果為大量以美元為基礎的資本從像紐約這樣的金融中心流出到像亞洲和拉丁美洲這樣的金融市場,因為在那裡無論存儲或者投資回報率都要比美國金融市場高出很多。

  同時,這些亞洲與拉丁美洲國家為了避免本國貨幣的急速升值從而導致失去國際市場的競爭性,令其央行強制介入購買美元作為緩衝。這一做法的結果非常明顯,導致這些發展中國家失去了對自己本國貨幣的絕對控制。例如去年,像中國,巴西,印尼這些新興市場,由於過量購買美元而導致的消費者指數漲幅超過了5%。同時,在世界範圍內,以美元為基礎的主要商品價格指數漲幅超過了40%。以此看來,新興市場的通貨膨脹理應作為美國本土價格上漲的直接因素。但實則不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華府的自由貨幣政策。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