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6日電/台灣《旺報》22日刊載社評文章《抓住大陸內需新藍海契機》,討論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在大陸的台商應作何選擇,是撤出大陸前往美國、東南亞國家或返回台灣,還是轉型升級深入大陸內需市場?
文章摘編如下:
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延燒,台商該不該撤出大陸市場,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多數人認為,一旦明年美國將第二輪2000億美元關稅清單的稅率從10%調高至25%,甚至把剩下的2600億美元也一並課征懲罰性關稅,台商勢必加速撤出大陸。乍聽之下,此說似乎合理。畢竟關稅成本附加上去之後,毛利本已偏低的台商勢必雪上加霜,這部分台商營運模式多是以代工出口為主,關稅當然就成為是否轉移生產基地的重要考量因子。
不過,這樣的解讀可能過於片面,原因在於台商組成結構有很大的不同。能夠快速轉移或分散生產基地的台商,如鴻海、研華或緯創等,多是規模較大的大企業。然而,實際上逾10萬家的台商,粗估至少8成(甚至9成)以上都是規模相對較小的中小企業,能否在貿易摩擦威脅下快速轉移生產基地,可能必須打上個大大的問號。更何況,這個過程並非不用成本,當台商進一步考量成本效益後,撤離大陸或許就不會是唯一選項。
台灣電電公會最近發布一份《2018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產業發展調查》,有超過兩千家台商受訪,其中針對企業未來布局規劃這一項,仍有近3成(29.1%)台商表示會擴大對大陸投資生產;選擇與陸資企業合資經營的則有14.1%,創下5年來新高紀錄。希望回台投資的比例,則從2017年的7.01%下降至今年的6.42%。
這意味多數台商不會輕易放棄大陸市場。
原因很簡單,不管是東進美國投資設廠,或是“南向”東南亞國家另起爐灶,甚至鮭魚返鄉回台,除了必要的遷廠成本外,還得面對額外的風險與不確定性。
以鴻海為例,美國中期選舉威斯康星州州長沃克的挫敗,讓鴻海在威州的100億美元投資案可能生變。即使威州議會已經表態支援,但也難以保證新州長上任後,不會大幅削減相關的租稅與補貼優惠。再就“南向”而言,雖有政策大力支持,但大多數國家由於經濟發展程度不一,加上社會文化迥異、法規制度紊亂,使得過去在大陸的經驗難以一體適用,自然也平添諸多風險與不確定性。更不用說,回台投資第一時間就得面臨缺水、缺電、缺工、缺地及缺人等“五缺”問題。台當局財政部也不願鬆口放行租稅特赦,這都是讓台商卻步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