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對台灣青年學生大陸求學熱潮的觀察與思考
http://www.CRNTT.tw   2018-07-19 00:25:10
台灣青年學生至大陸求學形成熱潮
  中評社╱題:對台灣青年學生大陸求學熱潮的觀察與思考 作者:張競(台灣),台灣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作者指出,若是打算未來要能夠躋身於中國大陸社會頂端社群,能在接受高等院校本科教育階段,就運用求學過程取得這種出身地位認證關係,其實在大陸於全球政經地位看漲、發展後勢看好之際,具有事業發展企圖心之台灣學子,願意如此選擇與投資,將本身求學青春歲月,押寶在具有發展行情之校園,絕對是不令人意外。

  一、前言

  鳳凰花開又是畢業季,但同時亦是學子們奮勇向上之升學季;今年就台灣學子來說,選擇至大陸參加高校甄試,突然受到媒體關注,並且集中報導之密度與力度,更引起兩岸相關政策主管機關重視,甚至採取積極干預措施,因此引起台灣社會家長與學校師長反彈與感嘆。

  其實到大陸升學就讀高等院校,早就行之有年,並不是個突然出現之社會現象。但是會讓人感受如此強烈,究竟是真正經過量變而到達質變階段,其實都很難有所定論。但是不論如何,事出必有因,凡事皆有果;本文將依序分就驅動因素、考量事項與後續影響三個面向,探討與表述個人對台灣青年學生大陸求學熱潮的觀察與思考,俾供中國評論月刊讀者參考。由於筆者並未實際進行探訪統計與調查研究,僅就直觀印象進行評論,仍在此祈請諸先進不吝指正。

  二、驅動因素

  1、兩岸交流必然結果

  台灣青年學生至大陸求學熱潮之驅動因素,首先就是要理解到此乃兩岸交流必然結果。過去三十年來,兩岸透過各種不同型式展開交流互動,儘管因為政治因素產生諸多波折,但是民間各項活動之軌跡,並未受到政治力之主導與牽引,反而依照其既定方向,找到本身發展之路途。

  所以在談到台灣青年學生至大陸求學時,就必須先正確認識台灣學生之定義;從兩岸交流以來,在大陸經常居住的台灣人口數量相當驚人,儘管各方統計數字差異甚大,但確實因為經商與就業,台灣家庭遷居大陸其實是相當普遍。同時再透過兩岸通婚,此種兩岸一家親之發展趨勢,更模糊吾人對於台灣學生應當採取之定義方式。

  當吾人今日在討論台灣學生時,其實有相當數量之台生,其整個受教育過程中,與大陸教育體制完全是互通接軌,特別是各地台商子弟學校學生,儘管在學制與教材上,會強調比較台灣各項教育內涵,以便讓學生有機會得以返回台灣升學,但是在真正實際運作上,反而是提供此種就讀於台商子弟學校之所謂台灣學生,獲得進可以攻退可以守之優勢地位,所以在思考台生進軍大陸時,特別要注意此等情況下,具備台灣居民身分,但又其實是在大陸接受教育者,到底要如何加以認定。

  同樣由於在大陸接受過高等教育之畢業生,透過兩岸交流返回台灣任教與就業,其從事教職表現,以及在職場工作績效,無形之中就會成為未曾去過大陸就學者參考基礎。再加上許多目前在大陸高校就讀之學長與學姐,都會將相關資訊傳送給學弟學妹,所以經過如此多方管道產生作用,產生目前此種現象、無人甄試不必感到驚訝。

  2、台灣教育環境惡化

  其實就目前台灣各個高等院校升學管道與機會來說,只要想讀書完全是生方市場而非校方市場,換言之,除去熱門頂尖院校與熱門學系之外,學生選擇性確實還是很大。但是近年來連頂尖院校都會產生報到缺額,甚至是熱門科系會無人青睞現象,諸多研究所碩博士班,不但是招生錄取掛蛋收場,甚至連報名時,都會產生乏人問津情事。

  許多高等院校行政主管與師長,整日為學生來源苦惱,甚至要使出渾身解數,運用各種人際關係進行招生。正是因為學生來源不容易獲得,因此收進師門後,亦就難以嚴格要求,因此多種放水過關浮濫授予學位傳聞不斷,最後是讓整個學位資格受到社會懷疑,更是拖垮台灣高等院校學位之含金量。

  另外就是台灣社會政治干擾學校辦學,諸多校園內政治活動,讓學子亦無法安心學習,教育主管機構又在校長任命上興風作浪,讓家長在感嘆高等院校動盪不安以及學生喪失學校教育品質信心後,自然就會另覓他途升學,這就產生惡性循環,讓學校更無法改善整體教育環境;所以台生出走赴陸升學,其實亦不讓人意外。

  3、大陸教育條件改善

  當台灣高等教育品質在向下沈淪時,大陸教育環境卻相對在向上提升,其實這不僅是靠關切此事者主觀之判定,更有諸多西方教育評等機構所提供客觀之評比作為支撐;特別是相關院校排名,以及從特定高等院校畢業後,在後續升學管道上所能產生之加分作用,更使得大陸獲得教育條件明顯改善之證據。

  誠然到目前為止,大陸高校在教育體制、師資、教材與設施上,確實存在繼續努力空間;平心而論,許多科系之教育品質,到目前為止,亦未見得能夠與台灣一較高下。特別是在社會科學諸多學門,在研究課題上整體自由度不夠,學風亦未見得能獲得與台灣相同程度揮灑空間。但是對於本科層級高等院校基本教育,甚至到碩士層級研究生教育,其實絕對是能夠滿足台灣學生與家長所抱持之期待。

  不可諱言,大陸在諸多自然科學與基本學門上,確實有其相當深厚之基礎,而且校園中亦不乏獲得世界頂尖水準獎項之名師,所以當台灣教育環境充滿負面力量將其水準往下牽引時,相對上就會感覺大陸高等教育發展充滿正面力量,驅動整體環境與條件往上發展。此種兩岸相對性消長現象,就成為吸引台灣學子,特別是本身學能在前段班之菁英,願意跨海投考大陸高等院校最重要之原因。

  4、考量未來事業發展

  高等院校本科學歷其實就是代表社會菁英之出身,只要觀察先進國家之社會頂層人事背景,就可以發現高等院校教育過程,其實代表著出身、關係、人脈與思維風格。大陸頂尖高校畢業校友在中國大陸黨政圈內與商業界,其實更憑藉其專業學能與人際網路,掌控著不同政商運作之地盤。

  所以若是打算未來要能夠躋身於中國大陸社會頂端社群,能在接受高等院校本科教育階段,就運用求學過程取得這種出身地位認證關係,其實在大陸於全球政經地位看漲、發展後勢看好之際,具有事業發展企圖心之台灣學子,願意如此選擇與投資,將本身求學青春歲月,押寶在具有發展行情之校園,絕對是不令人意外。

  台灣俗諺稱一枝草一點露,其實就是點出個人頭上有片天;因此就算不是進到大陸頂尖院校,在不同層級院校求學過程中,青年學子亦可同樣發展出關係與人脈,對於未來在大陸發展事業來說,亦是具有加分作用。大陸經濟量體之規模,構成對台灣青年學生相當高之吸引力,特別是諸多創業成功案例,更是吸引年輕人大膽西進,跨海至大陸就學之重要因素。尤其是當大陸國際化程度逐漸不亞於台灣、與國際社會接軌程度日益密切時,其誘引能量就更加驚人,這亦是台灣青年學子出走之重要因素。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