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藝人大陸跨年 李懿慧:台灣5年後被超越
http://www.CRNTT.tw   2018-01-09 00:41:28
李懿慧曾製作過6年的台北市政府跨年活動。(中評社 黃筱筠攝)
  中評社台北1月9日電(記者 黃筱筠)今年台灣的跨年活動,台灣大咖藝人幾乎都到中國大陸去接跨年活動,面對這個現象,曾負責製作台北市政府跨年活動長達6年的李懿慧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因中國大陸跨年活動越來越多場,台灣製作成本比不過大陸,大咖藝人才會不斷往大陸去。她舉例說,在台灣跨年場火紅的藝人謝金燕一場跨年演唱,酬勞約4、5百萬元新台幣,這樣等級到大陸去,一場跨年活動也是可收4、5百萬,但是幣值是人民幣。

  她說,以影視娛樂圈發展看起來,目前台灣還是比中國大陸好,但大陸發展飛速,5年後就不敢講了。

  李懿慧目前為自由承攬的節目製作人,曾經在《TVBS》電視擔任節目部經理,製作過6年的台北市政府跨年晚會活動;3年新北市耶誕城節目;曾任《食尚玩家》、《女人我最大》,以及與中央電視台合作的《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等節目製作人。也曾在《中天電視》擔任過節目部經理,策劃過《康熙來了》。

  李懿慧指出,台灣大咖藝人到大陸去賺錢,這個現象已經非常多年了,但今年確實比較嚴重,台灣跨年晚會幾乎都沒有大卡司出現。她指出,這個現象,一方面是中國大陸確實給較高的酬勞,另一方面則是,台灣的跨年活動都是政府編列的預算,每個縣市都要辦,但台灣這麼小,辦這麼多場晚會,就是變成“搶人”,水漲自然船高,藝人就會喊價,而承擔的市政府就可能付不起這個價錢。

  她表示,最近這幾年大陸跨年的場子也越來越多,他們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但因台灣較知名的歌手,大陸民眾比較認識,因此,才會多請大咖過去大陸表演,不是台灣年輕一代表現不好,只是大陸民眾不較不熟。

  李懿慧說,台灣現在的演藝水準還是比中國大陸高,許多大陸藝人也以到台灣小巨蛋舉辦演唱會,視為一個指標,台灣影視發展眼界較廣闊,也比較多元化。但是中國大陸的影劇發展非常快速,可用“飛梭”來形容他們的進步,如果台灣環境還是這麼糟,又不檢討節目製作的品質。再5年後,中國大陸可能就超越台灣。

  她也說,對於非常多的藝人或是製作人前往中國大陸,是因為中國大陸在節目製作上很肯花錢,這一點“台灣很可悲”。如果台灣不去思考這些進步的元素,只是自我安慰說台灣就是沒有錢,請不到大牌、節目做不好,也不精進自己的技術或是創意的話,台灣的節目只會越來越慘。

  李懿慧表示,台灣這麼小卻有這麼多場的跨年晚會,自己把自己市場搞亂,這是政治因素。台灣做這些跨年晚會,都是為了選票,不是為了發展台灣文化產業,編列這些預算做晚會,不如把錢拿去做下水道的工程,但民眾就是無感,政治人物只好一再把錢丟到跨年晚會。

  她指出,歌手謝金燕這幾年在台灣跨年晚會非常有名,她的酬勞一場約有新台幣4、5百萬元。這樣的等級在中國大陸一場是人民幣5百萬元,但大陸彩排可能要非常多次又非常嚴格,要付出的成本更多,台灣的場面就比較陽春。

  至於藝人黃安說台灣本土歌手要去中國大陸根本沒機會,李懿慧則說,台灣政府若真心要推動母語,要把母語要變成流行語,否則台語歌手確實在發展上比較受限。但她也說全世界都在追韓星,也不見得大家都懂韓語,不會因為聽不懂就不追韓劇,回歸到本質,吸引閱聽眾喜歡的還是節目品質。

  她說,謝金燕慧讓人喜歡就不會她沒有被限制,她以前雖然是唱台語歌,但後來朝電音發展,謝金燕給人的整體給人感覺非常有舞台感,這樣的特質在大型的晚會上很有魅力。謝還上了時尚雜誌《VOGUE》,藝人不需要被定型為本土藝人,發展會更好。

  李懿慧也指出,有些台語歌像是《愛拼才會贏》、《傷心酒店》等歌曲,在中國大陸也非常紅,閩南語歌不見得就不會在大陸走紅,重點還是品質問題。而唱台語歌的藝人,也不要被定位是本土歌手,“不用自己畫圈圈”,就沒有人阻止他們去中國大陸發展。

  有民進黨立委指出台灣目前在兩岸還是“強勢文化輸出國”,她則反問,文化輸出是什麼?要先確定文化輸出是什麼,才能確定台灣是不是強勢,代表台灣文化的又是什麼?有人非常在乎這件事情嗎?現在在中國大陸走紅的嘻哈音樂,台灣藝人張震嶽和熱狗在中國大陸很紅,但中國大陸的一首《小蘋果》,台灣民眾幾乎大家都會唱,連外國人也都會唱,什麼是台灣的強勢文化,有時候很難明確的區隔出來。

  李懿慧表示,中國大陸過去確實在節目製作上不在行,但他們學得很徹底,節目編列的預算很高。台灣目前優勢是執行力還算強,但台灣的電視文化就是很多的有線電視的談話節目,花幾萬就可以製作一集,“大陸現在的開始製作方式,是要告訴台灣,電視是可以這樣做”。中國大陸的硬體設備已經跟上台灣了,“台灣現在沒錢,又沒心做節目,只剩自尊心了”。

  她說,台灣節目應該要朝精緻化製作,才能與中國大陸相比,不能只想要便宜代工,或是便宜行事。

  李懿慧認為,中國大陸輸入節目到台灣,這確實是文化統戰,但兩岸的文化差距越來越小,他們透過陸劇讓台灣民眾了解中國大陸,現在也不可能限制,大陸節目網路上都可以看得到,“台灣號稱民主自由國家,這要怎麼管?”

  她表示,兩岸文化或是影視娛樂等互相輸出,這是民意交流。加上兩岸交流已越來越接近,台灣民眾又常常去大陸,也慢慢習慣大陸用語以及態度。這確實是統戰,但這也是正常民意交流,不用特別去以政治語言說統戰,但相對的來說,大陸也不要限制台灣,要以更開放的心態才對。

  李懿慧說,她看到有人說“90後其實是‘自然統’”,因此兩岸的文化、影視交流,要把這歸於政治操作意義不大,對於台灣經濟或是文化發展都幫助不大,“台灣難道要繼續活在口水戰?”不如讓歌手好好唱歌,節目預算編多一點。

  她觀察,中國大陸的年輕人企圖心很夠,台灣這一代年輕人比較安於現狀,沒有真正壓力,因此競爭力不足。中國大陸很多年輕人是從鄉下到城市去工作,壓力大逼大家追上腳步。而台灣現在的製作環境畸形,有能力的製作人都去大陸了,那邊的機會確實比較多。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