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住房問題怎解?王春新:實行“雙軌制”
http://www.CRNTT.tw   2021-07-14 00:24:20
中銀香港經濟與政策研究主管、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榮譽院士王春新(中評社 沈而忱攝)
  中評社香港7月14日電(中評報道組)香港住房問題長期難解,中銀香港經濟與政策研究主管、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榮譽院士王春新日前在“中評大咖講書”第二期學習活動中主旨演講中提到,要改變供求極端不對稱的情況,就需要將居住需求和投資需求區別開來,根據不同需求採取不同的供應方式,即房屋“雙軌制”。他亦表示,“新居屋計畫”有利於促進房地產市場長遠健康發展。

  關於香港房地產模式的缺陷,王春新表示需將其擺在全球範圍來看。他談到,全球的房地產模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歐洲美國模式,也可稱為市場經濟模式,土地供應都是依據市場,稅收來調控樓價。第二種是新加坡模式,是由政府提供住房為主的模式,大概有接近九成的房屋都是政府提供,私人住宅只占到10%左右。第三種模式就是香港模式,也稱為投資/投機主導模式。政府主要控制土地供應,目前來看是比較差的一種模式。

  王春新提到,美國從1890年到現在,樓價基本上是跟隨通脹變化,而在這120年時間裡面,美國的人均GDP增加了4倍以上。當樓價跟隨通脹變化時,實際收入就可以改善居住條件。另外,美國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推動非常大。過去100多年,很多人認為美國經濟增長是靠創新,創新當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消費,特別是房地產消費。歐美國家的房地產是實體經濟的房地產,能夠真正帶動60多個行業的發展,現在美國房地產及相關行業占到美國經濟比重32%左右,是製造業的3倍,金融業的5倍。

  王春新認為,香港的房地產模式出現了三大問題:一是居住條件糟糕,現在人均住房面積只有15平方米,而且還在不斷減少,更不用說劏房和寮屋。

  二是收入分配嚴重傾斜。一半香港人有房子,一半沒有房子,高樓價的增長帶來了收入分配的嚴重傾斜。香港基尼指數現在是0.539,這是很多國家地區裡最高的,但是這個數字還沒有包括房地產,包括房地產的話起碼超過0.7。從實際情況來看,2003年沙士結束後,新一輪樓價上漲到現在已有18年,這18年房地產所創造的泡沫虛擬收入相當於香港10年的GDP總量,這個數量比這18年來香港380萬打工者所有的工資都多,也比18年來幾十萬企業創造的利潤要多。

  三是使香港的經濟增長受到嚴重影響。起初高樓價會帶動投資、帶動增長,但因為收入永遠跟不上,就會形成這樣的問題。過去20年因為房子越蓋越小、越蓋越少,按聯合國SNA標準計算,平均每年拉低香港經濟增長一個百分點,過去20年香港GDP增長平均只有2.8%左右,如果沒有房地產的影響,起碼可以到3.8%以上。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