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青鳥政治”亂台灣禍兩岸 必遭覆滅
http://www.CRNTT.tw   2024-10-24 00:03:26
“青鳥”參與集會示威(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香港10月24日電(評論員 束沐)基隆市長罷免投票(罷樑案)以同意票未過門檻、且低於不同意票而失敗收場。這不僅是今年1月大選以來民進黨遭遇的首場敗仗,也是對5·20以來民進黨“當家鬧事”的一記當頭棒喝。我們認為,作為民進黨“雙少數執政”格局下特殊產物,“青鳥政治”恐令台灣社會陷入動蕩與衰退,也會觸發兩岸戰爭引信、引起災禍,而“罷樑”失敗是台灣民意不滿“青鳥政治”的一次自我糾偏,標誌著“青鳥政治”不得人心、必將失敗。

  “青鳥”一詞源於今年5至6月間,民進黨為阻擋在立法院佔多數席次的國民黨、民眾黨聯手推動旨在監督和限制行政權力的改革法案,炮製“反改革具有民意基礎”、“‘國會’改革是反民主”的虛假輿論,捏造所謂“藍白是中共代理人、台灣會被香港化”的虛偽敘事,組織動員綠營極端側翼、“獨派”勢力、並試圖喚回“太陽花世代”中青年群體的“抗中”意識,在立法院門外青島東路集結的街頭運動,高峰時達數千人。因此,與“青島”字形相似的“青鳥”成為運動名稱,進而引申為代指挺綠的“死忠”支持者群體。

  與10年前的“太陽花運動”截然不同,“青鳥行動”參與者、支持者的政治光譜和社會階層覆蓋面都明顯偏窄,大多集中在四成綠營基本盤內的激進分子,也未對在校學生產生較強動員力。不過,正如當年“太陽花學運”政治能量轉化為民進黨在選舉中的連續勝利以及意識形態上的長期主導,如何轉化“青鳥行動”的政治效應,必然是民進黨覬覦並緊鑼密鼓展開宣傳動員的重要課題,主要有三大方向:一是發動對區域“藍委”報復式罷免,企圖讓綠營重新主導立院;二是通過特定議題維持“青鳥”動員熱度,包括“毀柯”、“抗中”等;三是將“青鳥”作為政治要挾籌碼,如賴清德曾語帶威脅警告藍白“青鳥會飛出來”。

  由此可見,“青鳥政治”是在民進黨因“雙少數執政”導致權力受限,以及島內剛結束上一輪選舉週期、社會普遍進入“政治冷感期”的背景下,調動、操控激進民粹力量,利用“少數中的少數”展開集體行動,製造“少數代表多數”的輿論幻象,進而撬動“藍白大於綠”的既有政治版圖,試圖達到扭轉“雙少數執政”的不利態勢,本質是一種精心設計的槓桿策略。眾所周知,煽動民粹是民進黨長期以來屢試不爽的“拿手絕活”,但若和過去近年來綠營民粹政治的具體形態比較,“青鳥政治”又呈現出兩點不同之處: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