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為選舉造勢,包括立法會補選和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等。這主要是因為“一地兩檢”的問題可大可小,可政治可經濟,操弄空間大,反對派肯定會牢牢抓住這一機會。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後,開局良好,實際可炒作的議題不是很多,教育撥款和副局長任命等都屬於短線議題,很快塵埃落定,但“一地兩檢”不同,從特區政府公布方案到人大常委會批准再到香港本地立法及立法會通過,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屬長線議題,可持續不斷進行炒作、“抽水”。
如果反對派議員能本著客觀、持平的態度來看待“一地兩檢”,相信也可以貢獻很多有益的建議,但現在炒作、攻擊的態度無助信任的建立,也有損“一國兩制”實踐。
中評社:“一地兩檢”方案要最大程度獲得港人的認同,打消市民的顧慮,需要怎麼做?目前特區政府在哪些方面做的不夠?
李環:高鐵的“一地兩檢”大致採取的是深圳灣口岸的邊檢模式,有先例可循,有經驗可參考。在一些特定問題上,市民或許有疑慮,可以通過後期的細節安排進行完善。針對“一地兩檢”,特區政府的宣傳解釋工作要跟得上,可以用懶人包式的簡潔圖表、小視頻等方式積極宣傳,尤其是有針對性地對反對派提出的一些所謂“理由”進行反駁。
中評社:您個人認為“一地兩檢”爭議的重點是什麼?反對派提出“一地兩檢”違反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您怎麼看?
李環:“一地兩檢”在本質上是“如何全面、準確理解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問題,它是高鐵運行中的技術性問題,但又確實涉及到法律問題、經濟政策和政治意涵,這樣的議題在香港這個政治對立不斷加深的社會引發較大爭議也是意料之中。反對派使用“割地賣港”“模糊邊界”之類的字眼反映其著眼點仍是“政治性”的,而非真正要討論兩地如何處理邊境執法問題等法律細節。這種泛政治化的態度導致對中央和特區政府缺乏信任,“一葉障目”,自陷泥潭。
目前看,反對派提出的那些反對理據缺乏說服力,政治炒作大於理性探討。嚴格講,“一地兩檢”並沒有違反基本法和“一國兩制”,作為一個“高度自治”的地方政府,它有權就本地的經濟商業發展提出政策、方案,如需與內地商討就與內地商討,如需中央政府批准就報中央政府批准,這一切都是嚴格按照基本法及香港本地法律來進行的。一國之中的“兩地”邊界關係與歐盟內部國與國之間的邊界關係雖有所不同,但在具體邊檢事宜的處理上,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讓渡”權利。在已有的深圳灣邊檢模式的基礎上,高鐵的“一地兩檢”不應成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