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制度自信與改革創新互促共進
中國制度的完善和發展建立在制度自信的基礎上。習近平同志指出,制度自信不是自視清高、自我滿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堅定制度自信和不斷改革創新統一起來。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制度自信和改革創新的有機統一,有力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以制度自信推進制度改革創新。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這一重要論述,體現了對中國制度的高度自信。中國制度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制度價值和制度體系的有機統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必須始終堅持,這是制度創新的底線;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必須堅決破除,這是制度創新的主攻方向。比如,在政治制度方面,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必須堅持。同時應看到,我們的民主法治建設同擴大人民民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體制、機制、程序、規範以及具體運行方式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發揮人民創造精神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這些都需要加快改革完善。再如,在經濟制度方面,土地制度是國家的基礎性制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務,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同時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有序推進徵地制度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等。
以制度改革創新增強制度自信。中國制度具有獨特優勢和旺盛生命力,對此我們充滿自信。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要求相比,同參與激烈國際競爭的要求相比,同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和全面現代化的艱巨任務相比,我們的制度還存在不足,還沒有成熟定型。因此,只有不斷推進改革創新,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進一步發揮其優越性,進一步增強我們的制度自信。推進改革創新,首先應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的,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我們用改革的辦法解決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但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制度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實現創新的,制度自信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強化的。同時,中國制度的改革創新是在世界視野中推進的。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這彰顯了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大國對人類制度文明發展進步的責任和擔當。中國制度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堅持世界和平發展和諧發展的根本價值追求,符合人類文明發展方向。中國制度的改革創新,將為人類制度文明發展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