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潘明珠:台灣觀光產業確實需要大陸市場
http://www.CRNTT.tw   2016-09-13 00:45:59
台灣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研究所副教授潘明珠。(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高雄9月13日電(記者 高易伸)全台首次“百萬觀光產業自救大遊行”昨日下午在台北舉行,近萬名觀光業者走上凱道向蔡政府喊話“要急救、求生存、有工作、能溫飽”。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研究所副教授潘明珠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兩岸關係在經歷飛彈誤射、陸客火燒車、政府部門失言、台灣網友反中言論等一連串重挫兩岸觀光形象,且加上正好是民進黨上台,未來如何去扭轉大陸旅客心目中的destination image(旅遊目的地形象)就很重要。萬一大陸觀光客在這方面對台灣確立起“不友善”的印象,未來恐將很難改變。

  潘明珠,台北人,1963年生,美國普渡大學碩士、美國Clemson大學公園遊憩暨觀光管理研究所博士。潘曾任教於台灣文化大學與實踐大學,2001年開始任教於台灣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所),現為該系所專任副教授,負責教授永續觀光發展、觀光學、休閒遊憩學、戶外遊憩管理、服務業管理等課程。

  潘明珠表示,台灣觀光產業確實需要大陸市場,兩岸關係在馬政府時代算是和平與和解的,因為彼此交流頻繁,觀光業者甚至是在家等待就會有陸客上門;但也因為如此,台灣有一陣子飯店蓋的很多,很多的旅行社也往“一條龍”的角度去整合,有些旅行業者不見得能走的了“一條龍”,但至少都是往上游在整合的。

  潘明珠表示,過去台灣的旅遊業針對陸客投資太多,這次會出來走上街頭的業者,很大一部分是壓注在陸客身上觀光業者,因此當兩岸關係出現狀況時,陸客不來的影響很快就會反應,如果旅行業者一開始就朝多元化、多角化經營,那衝擊的力道相對較小。

  潘明珠認為,今天的狀況跟業者一開始的策略有關,是否過去業者對於兩岸的旅遊市場過度樂觀?從某種角度上看,其實這些業者也值得同情,因為台灣政黨輪替後,換了政府就換了方向及政策,因此在台灣投資觀光產業的風險相對較高。今天我們不能責怪這些業者因為壓寶陸客而待業、失業,因為今天要換市場也不是能說換就換,只是就企業本身在進行多角化經營的過程,如何去思考產品線的廣度與長度。

  潘明珠說,從學者的立場出發,台灣應該要想辦法發展自由行或獨立旅遊的觀光模式,如果要套裝行程或團體旅遊,相關單位應該想辦法避免“一條龍”的經營模式。雖然一條龍的經營模式有時候非我們可以控制,但我們能否透過政策讓觀光的經濟效益外溢、涓流到其它產業雨露均沾。

  潘明珠表示,台灣目前面臨了薪資水平倒退與低薪等狀況,但我們更應該去深思“成長”與“發展”的選項。我們過去一直在各項數字上努力追求“成長”,但卻往往忽略了“發展”的健全性。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無法得到“發展”這樣的成長,並不算是健康的成長。

  潘明珠表示,台灣雖小,但如果各方面都能夠健全發展那將會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過去台灣過度迷信“成長”的概念,很多事情都要跟西方國家相比,我們或許該重新回過頭去思考自己要什麼,在成長與發展之間進行取捨。

  潘明珠強調,她之所以會強調自由行與FIT(Foreign Independent Tour)的可貴,是因為這才是真正對兩岸在社會、文化與交流上能進行最深刻的交流,同時對台灣內部環境與生態等破壞相對來較小,在經濟上也可涓流到各項產業之上,而非集中在某些特定產業。

  潘明珠分析,台灣的觀光會產值只佔全部 GDP的2%上下,如果一個國家的觀光外匯超過5%,那就是高度依賴觀光的經濟體或國家。台灣觀光產業尤其敏感脆弱,因為它受到政治政策的影響很大,又受到外在環境如疾病、天災等影響與波動,一個國家的經濟要發展完整,就必須要分散產業風險。觀光只是台灣在發展產業裡其中的一個選項,過程有一定起伏,但如何調整到最適合台灣的體質,執政者必須好好思考。

  潘明珠認為,今日觀光業者走上街頭,人民、政府與業者三方都必須附上責任。台灣無法放棄大陸市場,但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與羅列的東南亞國家又讓她很難有深刻期待。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跟大陸發展緊密的經濟關係,連日韓也不例外,但台灣因為卡在兩岸間特殊的歷史與關係,很多事情就更顯複雜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