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泰英。(中評社 蔣永佑攝) |
中評社台北5月17日電(記者 蔣永佑)前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投管會主委劉泰英,16日應邀出席工商建研會主辦的“第二屆全國經營者大會”發表演講。他雖自謙不是個政治人,卻以馬英九總統當年的“633”政策為例,認為身為領導人不能只說不做,蔡英文的五大創新產業他很贊成,但都要3到5年才能看到成效,恐怕是緩不濟急。
曾有“國民黨大掌櫃”之稱,歷任中華開發金控董事長、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投管會主委的劉泰英,台灣政壇人稱“泰公”,與李登輝關係深厚 ,後因國安密帳官司纏身而淡出政壇,現為昌泰集團總裁、旺台兩岸互信基金會董事長。
劉泰英今天一上台,就謙虛地自嘲主辦單位所訂演講題目“對政治新局中的期許與展望”對他有點困難,因為自己不是政治人物而是學者,讓台下蹦出一陣笑聲,但他很快就進入正題,表示領導人不能只說不做,暗諷馬英九總統:“不用一直追求歷史定位,你努力以後自然就有歷史定位。”
劉泰英說,當初馬英九總統競選連任時,提出所謂的“633”(平均年經濟成長率6%、失業率3%以下、國民所得達3萬美金)政策,他看了相當感動,直說“國家”選對人了,但後來馬卻沒說要怎麼達成,事實證明是做不到。
對於蔡英文政府再三強調上任後首要任務是搶救台灣經濟,劉泰英認為,蔡提出的五大創新產業他都很贊成,但這些都要3、5年才看得到成果,到時候第一任的任期都到了,因此他認為作為一個領導人,應該要講出具體達成的辦法,不是只有嘴巴喊喊而已。
劉泰英也以自己以前的經驗為例,指出當時對於新興產業,有中華開發帶頭投資,他還會找來當時是官股銀行的交通銀行和國發基金一起,外圍還有2000多家創投公司跟著投資,才讓李登輝時代保有6%經濟成長率。
但他感嘆,從他離開中華開發13年來,中華開發已經不碰創投,交通銀行併入兆豐(金控),台灣的創投公司倒到剩70幾家,缺乏大量投資的結果,就是讓台灣缺乏經濟成長的能量,“看到‘國家’搞成這樣子,讓我很心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