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警惕NFT催生“博傻式”交易
http://www.CRNTT.tw   2021-12-05 09:01:47
  中評社北京12月5日電/元宇宙熱潮尚未散去,一個名為NFT(非同質化代幣)的概念又開始在科技圈攻城略地。在國外,NFT的使用率增長了110000%,當選為《柯林斯詞典》2021年度詞匯;在國內,已有7家互聯網巨頭陸續進軍,相關產品開始上線,似乎又一個改變世界的“風口”近在眼前。

  儘管被炒得很熱,但想必大多數人對NFT還是一頭霧水。打個比方來說,如果音樂軟件倒閉,我們購買的數字專輯就不複存在;有人做了個熱門表情包,但他很難從廣泛的傳播中獲取收益……在今天的互聯網世界中,個人想要獲得虛擬物品的永久產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每個NFT都對應著一個獨一無二的虛擬物品,即便這個物品被“複制粘貼”了無數次,仍然可以追溯到最初的持有者,這確實為解決虛擬物品的版權、產權等問題提供了新思路,成為熱議概念也屬情理之中。

  真正令人擔憂的是,當下NFT概念的火爆,靠的並不是其科技含量,而是一個個暴富故事。比如NFT“出圈”的標誌性事件,是今年3月份一個被拍賣出了6934萬美元的“天價”數字藝術作品,而它不過是一張由5000幅繪畫作品拼接成的數碼圖片。藝術性的高低與拍賣價的多少固然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一項科技沒有在使用過程實現價值的增加,而是依靠倒手交易形成價格上漲,顯然不是正常的發展方式。事實上,今天的NFT根本沒有改變現實的“殺手級應用”,有的只是形形色色的網絡交易所。各種各樣的照片、動漫設計、數字文創在此被附上區塊鏈代碼,搖身一變成了時髦的“NFT藏品”,或是無人接盤價值歸零,或是擊鼓傳花增值百倍。這種“博傻式”交易,結局會不會又是泡沫破滅一地雞毛?

  除了貽害無窮的炒作投機之風,是否符合監管要求也始終是懸在NFT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儘管NFT一直想把自己與虛擬貨幣區分開來,甚至只願稱自己為“通證”而非“代幣”,但其技術特點、交易方式與虛擬貨幣別無二致。如果不管不顧、任其炒作,NFT輕則淪為不法分子詐騙、洗錢的工具,重則成為誘發金融危機的隱患。在我國,虛擬貨幣已經被認定為非法金融活動,受到嚴厲打擊,而NFT交易所想要合規持牌經營,也需要省級以上相關部門的批准。總的來說,處於夾縫中的NFT產品尚未有明確定性,但目前的“數字藝術品”炒作之風顯然與監管背道而馳,隨時有越界的風險。

  以更大視角看,區塊鏈提供基礎,元宇宙構築世界,虛擬幣負責交易,NFT確認產權……挑戰現實社會規則和權力的“中心化”結構,在網絡世界中實現“去中心化”,是近年來一系列熱門科技概念共同的特點,其中一些技術領袖甚至喊出了“代碼即法律”的宣言。然而,網絡沒有國界,國家擁有網絡主權。技術引領者試圖充當理念引領者和規則制定者,希望獨占全球互聯網治理議程設定、規則制定和基礎性資源分配權,這顯然是不可接受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從業者還是應當冷靜下來,別在狂飈突進中讓自己和技術都栽個大跟頭。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鮑南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