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9日電/大華網路報今日“是非集”專欄說,國民黨選出新主席江啟臣後,正進行全方位改革,主題之一,是因國民黨中對“本土”二字的偏向有著程度不同的態度,該黨正著手改革中。
所謂“偏向”,意涵有二:一、國民黨的全名叫“中國國民黨”,創黨之初心是“創建民主中國”,是為全中國而奮鬥,退居台灣七十餘年,生存空間僅及台灣,客觀環境已大大改變,其初衷是否也應大大改變?二、主張台獨的民進黨及一些“小綠”政治人物,大鬧“去中國化”,對“中國”國民黨處處打壓、醜化,稱國民黨是“賣台集團”,是中共的“馬前卒”,而國民黨中有所謂“台灣國民黨”,政治意識不乏台獨傾向。
在內外夾擊下,國民黨在台灣生存日漸困難,從所謂“泱泱大黨”逐漸淪為小黨化。此狀況,顯見於最近幾次選舉結果中。
解困之道,最重要莫過於國民黨應自省並自立,讓人民明白,國民黨愛台灣,但反台獨。政治上的大、小綠,多年來曾經有許多手段,如教育、社運、文化,將“本土化、民主化、台灣化”視為一體。李登輝即曾說:“本土化就是民主化、國際化”。再經操作族群意識,將國民黨打落到“反台灣、親中國”的政治異類。
國民黨必須透過多層次論述,包括著書立說,和台灣人民親切接觸,讓大家了解,國民黨來台灣後,為了台灣這塊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列舉做了哪些愛台灣的事,這個衷心,未來也不會改變。但這與國民黨反台獨在本質上是不同路線,因為台獨這條路不啻為台灣自戕之路,明顯例證,除了可能會遭致中共武力犯台外,全球重要國家(包括民進黨所倚重的美國)沒有一國公開支持“台灣建國”。讓台灣理解此分際,這也成為國民黨在台灣生存、發展,並突顯國民黨的政治路線不能也不該去除“中國”的緣故。
中國國民黨乃是個剛性政黨,統一思想,路線是剛性政黨的特性。黨中若有異議異行者,請他們離開,乃必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