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口罩產能擴大下的中國製造
http://www.CRNTT.tw   2020-02-21 08:41:10
  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口罩成了每個人的必需品。隨著不少地區企業開始“復工複產”,口罩的需求量更大了。“一罩難求”成為當下面臨的最現實緊迫的問題。為此,一些大型車企、電子製造商以及服裝廠、鞋廠等開始“跨界”生產口罩。

  多省市推出應急優惠政策

  有關數據顯示,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產國和出口國,年產量占全球約50%,最大日產能是兩千多萬只。“但由於疫情的快速蔓延、公眾的需求瞬間暴增以及春節假期的到來,工廠停工停產等,導致了口罩供不應求的局面。”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教授王岳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為解決口罩缺面臨的實際問題,2月1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十條政策措施。三部門提出,對生產企業轉產生產口罩、防護服等應急物資的,簡化生產資質審批程序。對於生產國外標準口罩用於出口、有能力生產國內標準口罩未取得相關資質的企業,加快辦理。

  多省市陸續出台多項超常規政策措施,強力支持企業新建轉產擴能。比如,湖南省先後出台了全力保障防疫物資生產供應的10條措施,支持具備一定條件的企業轉型生產口罩、防護服、消殺用品等防疫物資,對生產出符合標準產品的,將由省製造強省專項資金按企業轉產設備投資額的50%給予補助。

  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截至2月11日,全國口罩生產企業復工率超過76%,產能利用率達到94%,而醫用N95口罩的產能利用率高達128%,口罩產量較春節階段實現大幅提升。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後續新增產能的加入,大量口罩上市指日可待。”王岳說。

  行外企業新增口罩生產線

  “兩班倒、三班倒、生產線24小時高效運轉,幾乎就這樣度過整個春節。”向麗本是杭州某生產衛生用品企業的員工,關鍵時期,公司緊急擴增口罩生產線,最近這大半個月,向麗一直守在口罩生產的第一線。

  為支持防疫,保障前線醫用和普通民用口罩供應,各地口罩企業都加快復工,開足生產馬力。

  部分非行業內企業也在迅速新增口罩生產線。

  “此次聯合生產口罩的項目,在各方的積極推動及緊密配合下,從提出想法到進入具體實施階段,僅用了不到5天的時間。”上汽通用五菱相關負責人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公司結合汽車“大行業、大工業”的相關優勢,採取聯合上游供應商廣西德福特集團通過改造生產線的方式生產口罩;由上汽通用五菱在生產管理、項目管理、設備保障、質量管控、包裝等方面提供人員及技術支持;由廣西建工集團負責將廣西德福特集團的原有生產車間改建為2000平方米無塵車間,於2月建成投入使用,共設置12條口罩生產線,口罩日生產量預計可達170萬個。

  此外,比亞迪、爹地寶貝、中石化、佛慈制藥均新增了口罩生產線,新增產能分別達到一次性醫用口罩500萬只/天、200萬只/天、100萬只/天、20萬只/天。上海護理佳實業、水星家紡、華紡股份、三槍內衣、紅豆服飾等上市公司或子公司也表示臨時改線轉產口罩、醫用防護服等業務。

  特殊時期,國家放寬口罩業進入門檻,車企、地產、加工業等通過相應改造生產口罩。這些口罩靠譜嗎?近期,消費者對企業跨界生產口罩質疑聲不斷。

  對此,上汽通用五菱相關負責人對法治周末記者說,其上游供應商——廣西德福特集團有限公司,主要生產NVH隔音棉等高分子材料及其零部件,是一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生產口罩的原材料主要是聚丙烯,目前,上汽通用五菱生產的部分產品中,正是採用了可用於醫用用品的高規格材料聚丙烯來生產隔音棉。從原材料、生產技術的準備來說,其生產口罩具備很大優勢,對生產線進行專業改造後即可快速啟動生產。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口罩生產本身並非一個高端技術,跨界生產企業本身就具備一定改造生產的能力。有些企業本來就抱著“自產自銷”或支援一線疫情防控為目的,可能疫情結束後就會撤掉口罩生產線。但也不乏有的企業為了利益蹭“口罩概念”的熱點。在口罩缺口如此大且急迫的當下,必然也會出現質量良莠不齊的情況。

  “企業一窩蜂轉產口罩,在疫情結束之後,會存在一定的擴產風險。”盤和林告訴記者,國家也在推出優惠財稅政策並承諾兜底採購企業過剩的醫療物資。比如,為了鼓勵企業保質保量增加緊缺的重點醫療防護物資的生產,待疫情結束後,相關產品出現供應過剩,全部由政府兜底採購收儲企業多生產的重點醫療防控物資。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