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立倫與史丹佛大學學生座談。(照片:朱立倫辦公室提供) |
最後一個引擎,是我所謂的 生活經濟(life economy)。擔任過十六年的地方首長,我知道“經濟起源於人們的生活”。我希望用創新想法改善人們日常生活,並藉此刺激經濟增長。
例如,作為新北市長,我要求公立學校和幼兒園,在學校營養午餐中每週一次選用有機蔬果。這項政策幫助農民投入有機農業,這也促使主要通路在商店中納入有機專櫃。我也希望在“全國”推廣。
我不會止於為台灣創新而已。台灣生活經濟的成功,也可能讓世界其他國家受益。台灣獨特的地緣位置與多元文化,使其成為嘗試新想法,並作為節點與世界連接的好地方。
任何一位優秀的飛行員都可以告訴你,無論你有什麼樣的世界級噴射機,都無法頂著強勁逆風,在天空巡航。我提出用三引擎帶動“國內”經濟起飛;而我相信,這架飛機需要的順風是政府效能(state efficiency)。
當我在台大商學院擔任教授時,我堅信有效教學。作為一名政治家,我建設效能政府——首先,推動政府運作的數位化。其次,我們回顧並簡化許多行政程序,追求效能優化。第三,我們精簡組織。我們定期檢視不同組織的表現,並建立現代適應的機制。
福山教授近年談到“全球民主衰退”,曾談到主因之一,是許多政府沒有足夠效率,回應民主期待。我贊同這一點,並堅信追求政府效能,最終是為了維護我們對民主的信心。
當我在美國求學時,我領略到政治領導的重要責任,是對企業家和科技投資者的培力。這是我計畫未來替台灣做的事。這也是我們如何捍衛民主、刺激經濟。
我有時會聽到對民主的質疑,批評它是西方霸權面具,或者它不適用於亞洲社會。我認為,觀念從不屬於任何特定的文明,而是屬於全人類。我們知道民主不是完美的政府形式,但它是迄今為止我們所知最好的。
隨著台灣在過去三十年見證了我們的民主化,我願辯護民主的價值。我知道沒有民主制度是完美的;民主決策也可能短視而欠缺效率。但我知道,自由是尊重每個人平等、聲音和尊嚴的最佳方式。我還要補充一點,如果民主能夠在今天的台灣實現,那麼它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實現。
今天,民主是我們在台灣的“生活方式”。生活在民主中,人們必須學會欣賞開放和多樣性,接受差異和妥協。透過尊重他人的自由,我們獲得了自己的自由。
“自由之風吹拂!”史丹福的校訓,體現了這所偉大大學的自由精神。我能證明,“自由之風”也吹拂著台灣。我們都珍惜自由之風的甜美,並為此感激過去許多人、許多事。我知道,偉大從未在瞻望過去,而是超越未來。
台灣有過讓人驚奇的經濟史,而我希望替台灣新經濟增添動力,走向永續未來。我們不能只是留一些表淺的東西給下一代。我們需要在每一個需要自由與同情的地方,厚植其價值。謝謝各位,我期待各位的提問,也歡迎您的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