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十多名大學教授16日發起“堅決反對不符合歷史教育的新課綱”連署。(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8月16日電/教育部課審大會審議決定12年國教高中歷史課綱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架構,被質疑“去中國化”。台灣十多名大學教授16日發起“堅決反對不符合歷史教育的新課綱”連署,他們批評新課綱“既不專業、更缺乏教育理念”,是一份捨本逐末、徹底去中國化且急就章的課綱。
參與連署的教授包括:嘉義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陳淳斌、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吳東野、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周世雄、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蘇子敬、嘉義大學外國語言學系暨研究所教授蘇復興、台灣師大東亞系教授潘朝陽、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張麟徵、雲林科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吳威志等人。這群大學教授指出,為了捍衛與挽救下一代,免遭受這種違反史學與教育原則的毒害,他們以沈痛心情,表示堅決反對到底,更希望民進黨迷途知返。
台灣現行的高中歷史課綱分成台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但教育部日前通過的12年國教高中歷史課綱,改分成台灣、東亞及世界等3個分域,並將中國分域放在東亞架構下呈現,因此被外界質疑“去中國化”;課綱另一變革是由編年史改為主題式。
“這是捨本逐末,擾民的課綱。”連署內容表示,歷史教育最重視透過時序、理解其因果關係,進而培養學子理解及判斷力。若學生連基本歷史事實時序都缺乏,又如何期待他們能清楚掌握各種歷史主題,進而討論?這無異於緣木求魚,更是對歷史教育本質的嚴重斵傷。“當這份新課綱一通過,坊間已經盛傳,補習班準備摩拳擦掌,大賺一筆歷史補習的大財;這不是勞民傷財,什麼才是勞民傷財?”
連署書也指出,“這是一本徹徹底底去中國化的課綱。”省視這份課綱設計的初心與發想,無非就是要斬斷台灣與中國歷史、文化與民族的關係,它企圖從量變到質變,“有計畫地清除中國史在台灣學子中的集體記憶”。連署內容提到 “這是一份急就章的課綱”,因為充滿著政治算計,所以匆促,因而造成其後的教科書都將是粗糙不堪。如此的惡性循環,如何期待歷史教學現場的老師與學子們,都產生良好的歷史情境?
連署書談到台灣歷史教育的“量變”,就是從最早歷史教育,台灣史僅納入中國史中的一節;其後在杜正勝時期,台灣史突然成為單獨一冊;最後,台灣史分量再企圖凌駕中國史。質變上,把中國史改納在東亞史討論,一則讓“台灣國”偷天換日成為與東亞各國並駕齊驅;再則,徹底讓中國與東亞其他各國如日本、韓國、朝鮮等,都是外國。至此台灣與中國成為國與國的關係;台灣不再直接承接中國文化、歷史與民族,而是多元的傳承;台灣再也不是中國人,而是東亞人。
最後,連署書表示,基於希望台灣學子們能接受一種可大可久的歷史教育,“而不是受宰制於意識型態如此濃厚一份課綱”,完全忘卻自己文化、歷史的根源,與歷史教育的本質,我們堅決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懸崖勒馬,不可害人害己,遺禍子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