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2月26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蔡政府上周進行執政以來最重要的一波人事改組,兩岸、外交、防務都換將,雖說是內閣改組,換了五位閣員,主要集中在蔡英文總統領域,行政院長賴清德權責的只有勞動部與退輔會,很快就會有下一波改組。行政體系愈改愈綠,向獨派傾斜是可預見趨勢,人事帶動政策,僵化兩岸關係不可能緩和。
賴清德去年9月上任,內閣主要仍是林全時代任命的首長,過了半年,改組是必然的。日前這波改組,重點在府,而不是院,重點在於先讓蔡英文總統展現新氣象,因應最近大陸機艦頻繁接近台灣、美台關係與美中關係博弈等較急迫性情勢,把內政部門的人事改組往後延。除了功能考量,這也凸顯蔡英文總統與賴清德的競爭,當蔡要彰顯領導力時,賴先往後退,不能搶了光采。這是蔡政府人事改組的基本邏輯。
不論是蔡英文總統或賴清德,最近的滿意度都低迷,行政團隊換人理應是為了做得更好,但以目前情勢是很難的。閣員想要在蔡政府活下來,“政治正確”遠比能力重要,奉命行事、揣摩上意成為求生第一法則,不然就會被打入“老藍男”。有些“老藍男”為了活下來,也會變成“老綠男”。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被教育部卡住無法上任就是最明顯的案例,經過遴選委員會選出的台大校長無法上任,這若非上級授意,哪個教育部長有天大的膽子敢攔。三位德高望重的前台大校長孫震、陳維昭、李嗣涔集體站出來講了重話後,教育部仍不為所動,這是史無前例,也是難以想像的事。
台灣歷經這幾年的政治沖刷,有能力的人都視當政務官為畏途,一來是立法院如“屠宰場”,二來是不知能做多久,三者還要申報財產。能舉才的管道幾乎只剩下學者,綠營又動輒攻擊非民進黨籍閣員是“老藍男”,予以各種羞辱,蔡政府能用的人更少,能用者若非綠營學者,就是從綠營執政縣市政務官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