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事兩岸事務長達28年的前海基會秘書長高孔廉。(中評社 張嘉文攝) |
中評社台北10月17日電(記者 張嘉文)從事兩岸事務長達28年的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今天下午發表《兩岸第一步:我的協商談判經驗》新書。他在書中揭密,兩岸服貿協議犯的最大錯誤,一是簽署的時機不對,其次是內容有問題。另外,原本目標在2012年底完成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延宕至今是他最大的遺憾。
高孔廉是馬英九總統推動兩岸政策過程最重要的戰友之一,行政院於1988年成立大陸工作會報,就是時任研考會主委的馬英九總統找高孔廉一起籌備,包括法規研擬、政策討論、海基會及陸委會的組織設計等。以及2008至2014年的兩岸19次協商談判,高孔廉都扮演關鍵角色,並簽署了空運直航、陸客來台觀光、服貿協議等重要兩岸協議。
高孔廉今天下午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中山講堂舉行新書發表會。台北論壇董事長、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和眾多從事兩岸交流事務重要人士等都到場力挺。馬英九總統和朱立倫雖未到場,也都送花籃到場致意。
高孔廉在新書中提到,服貿協議犯的最大錯誤是,一是簽署的時機不對,2013年6月正值立法院召開臨時會討論大陸機構來台設立分支機構的辦法,這本身就是爭議性法案,簽署服貿協議應該避開這個敏感的時機;其次是內容待商榷,例如金融開放之類的,並不需要放進服貿協議當中,根據兩岸金融合作協議之下的銀行、證券、保險三個MOU來做就可以,放進去的結果,就把整個協議拖下來了。
高孔廉認為,服貿協議卡關,扼殺了相當多的機會,讓台灣金融業無法進一步進軍大陸,連帶影響到台商。他還在書中透露,服貿簽署後,他曾經搶了“陸委會某長官”的話語權,對媒體解說服貿協議內容,讓該位長官認為高孔廉踩到紅線。
雖然見證了在新加坡舉行,具有歷史意義的“馬習會”,但高孔廉心裡最大遺憾,就是沒能在2012年完成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當時沒能完成的工作,也讓他感嘆,現在在兩岸冷和的狀況下更無法實現,兩岸關係更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回到當年的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