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4月6日電/中國時報6日發表社論說,國民黨大敗之後似乎陷入價值混亂狀態,各種論調看起來像是在檢討,實際上卻是自廢武功,讓自己的價值和優勢進一步流失。先前改黨名議題以及後來的捐黨產,再到現在提出取消國共論壇都是如此。誠然,國民黨連番經歷敗選,自己要負最大責任,許多政策和論述不能感動人民,或者與人民的主張脫節,導致自己最終被人民拋棄。因此,檢討自己的問題,重新貼近人民的需要,無疑是國民黨進行黨務革新的重點,也是浴火重生的根本之道。
社論說,但現在呈現出來的種種檢討內容,卻是形式大於實質,對自己真正的優勢缺乏自信,對自己真正的問題不敢面對,只能媚俗式迎合輿論需要,這也再度印證國民黨確實距離人民太遠。何謂主流民意?雖然在國族認同和統獨觀念調查上,越來越多的人只承認自己的台灣人身分,對未來兩岸關係的定位也以維持現狀為主,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排斥兩岸交流,人民反感的是兩岸交流的紅利沒有被公平分配,而是被少數人壟斷。
換句話說,國民黨之所以失去人民的信任,不是因為自己的兩岸政策出了問題,也不是自己的“中國”符號招致人民的反對,而是國民黨內很多人利用兩岸交流為自己牟利,讓人民產生相對剝奪感,加上反對黨的長期抨擊,讓人民進一步形成國民黨一方面出賣台灣、另一方面圖利自己的錯誤印象。
社論說,國民黨要檢討的是,如何讓人民對兩岸交流的成果有感,以及如何讓人民從兩岸交流的過程真正獲益。至於國共論壇近年雖已淪為“大拜拜”形式,失去了國共交流的初心,但現在不僅不應該取消,反而應該力求改進,務求有效發揮積極作用。國民黨應該認知,自己的優勢在於兩岸問題的處理能力,從2005年以來國共合作不斷加強,彼此也建立起堅實的互信基礎。正是因為溝通管道的順暢以及彼此默契的建立,使國民黨能夠與大陸進行富有成果的協商,國民黨執政時期才能逐漸建立官方互動管道,兩岸交流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也能夠通過國共溝通平台加以化解。這些都是目前民進黨政府難以在短期內具備的。
換句話說,新政府上台後,兩岸可能進入政冷經熱的狀態,官方溝通管道不暢,但民間經貿文化交流卻還在繼續,而過程中將衍生出種種問題,可能因為官方溝通不足而得不到及時解決,這個時候就需要國民黨扮演兩岸交流“安全閥”的角色,利用自己與大陸的溝通管道及時幫助協調處理,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對於廣大台商和台灣民眾的重要性無疑會被凸顯出來。
當然,現在國民黨主要目的,可能還是側重於對國共論壇形式的檢討,希望進行更具針對性的議題與大陸交流。基於國共關係可長可久、國共關係能得到兩岸人民支持的角度,國民黨急切的改革初衷外人應該可以理解,但國民黨必須注意,許多具體議題之所以能夠順利解決,是仰賴平時互動所累積的互信。長期的交流互動所帶來的彼此了解,正是國民黨與大陸建立良好關係的關鍵所在,如果國民黨只注重個別議題的討論,卻忽略全局思考,甚至不在意大陸會如何解讀與判斷,則可能讓自己與大陸的互信基礎漸漸受到侵蝕,國民黨必須慎重處理取消國共平台的議題。
社論說,國共論壇之所以被拿出來檢討,確實與當前的社會氛圍有關,參與人員的範圍過窄,討論的議題讓台灣民眾無感,這都容易讓人民將國共論壇視作國共的權貴互動平台,不能代表人民的真正利益。國民黨若想改變自己的形象,充分發揮國共論壇的正面作用,就應該真誠面對自己的問題和人民的需要。
社論說,首先,應克制自己藉國共平台圖利的動機,將主要精力放在為台商和一般民眾爭取實際利益和良好政策上。同時,要充分認識到三中一青問題的重要性,增加更多有關青年、基層民眾的議題,讓台灣民眾關心的問題能夠成為未來國共論壇的主要議題,並通過國共平台加以解決,從而讓人民認識到國民黨可以幫助自己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擴大參與者的選擇範圍,讓更多真正來自基層的台灣民眾也能直接參與國共論壇的相關活動,如此才能讓人民感受到國民黨的誠意,也能讓民眾有更直接的參與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