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一昌現為台灣兩岸醫療事務交流協會會長、中華海峽兩岸民間團體交流促進協會理事長、《台聲》雜誌台灣辦事處與發行單位負責人。(中評社 高易伸攝)
|
中評社高雄3月10日電(記者 高易伸專訪)針對大陸領導人最新對台談話,台灣兩岸醫療事務交流協會理事長吳一昌接受中評社專訪指出,“其實蔡英文對九二共識比誰都清楚”。民進黨政府即將上台,不少人心理預期兩岸關係將會陷入一種悶、冷階段,但他自己站在兩岸交流的第一線卻實質感受到兩岸民間交流從大選過後的不退反進現象,反而更緊湊、更熱絡的。
吳一昌,1963年生,祖籍泉州。澳洲雪梨大學法律碩士,北京清華大學法律博士。現為台灣兩岸醫療事務交流協會會長、中華海峽兩岸民間團體交流促進協會理事長、愛美斯國際品牌行銷聯盟董事長,《台聲》雜誌台灣辦事處與發行單位負責人。
吳一昌觀察,這次台灣大選不只我們自己知道台灣藍綠實力的消長態勢,就連大陸各層領導與涉台機構也很清楚台灣可能發生政黨輪替。不僅大家相信這件事情會發生,在心理上也早已做好準備。但基於兩岸彼此的政治立場,確實也需再次表態。
吳一昌指出,對蔡英文而言最大的包袱便是民進黨的台獨黨綱,這個包袱讓她在選前或選後都不得不談面對統獨議題與九二共識的模糊概念。吳強調,其實九二共識蔡英文是比誰都還清楚的,這是兩岸之間的底線,對大陸而言自然是心知肚明。
吳一昌說,從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台灣大選後的談話,再到習近平於兩會的一槌定音也清楚說明九二共識是大陸的底線。他認為這麼多年下來,從九二共識發表迄今,除台灣少數台獨人士之外,應該是很多人民能夠接受的。
吳一昌強調,民進黨若不談台獨黨綱,自己內部就會有壓力聲音及炒作空間,大家都知道台獨黨綱只是民進黨的神主牌與口號,但事實上能不能做到台獨呢?就好比我們從小生長在台灣,國民黨政府教育、高喊我們“反共大陸、殺豬拔毛”,但當他懂事之後,就知道反共大陸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可當年我們還是要講呀。
吳一昌觀察,我們是站在兩岸交流的第一線,整年度的兩岸交流規劃通常早就規劃好了。今年需要幾場醫療事務交流、幾場民間與產業的交流或學術性交流對接,在團體內早就設定完成。迄今為止,我們感覺兩岸交流並不因民進黨大選的勝利而有所影響,與我們單位交流的大陸各層領導還特別交代要繼續加強民間交流。吳說,這段期間的兩岸交流沒有因蔡的當選而倒退,反而大陸關切的更緊,或許兩岸之間的高層政治會暫時冷卻,但民間交流反而更加熱絡。
談及兩岸醫療交流,吳一昌表示,台灣培養一名醫生可獨立上線作業需要12年時間,大陸因為培訓養成不同,一名醫師可獨立作業也需要7年時間。大陸人口數與醫師比例目前不成比例,因此大陸更需要醫療人才。最快的解決方式便是從港澳台等地吸收更好的醫療人才進入中國大陸。因此醫療產業在兩岸交流初期,是用一種對接的方式與人才的交流。
吳一昌指出,開放兩岸醫療當年首先在福建試行,因此台灣很多醫療人才都過去試水溫執業,後來大陸認為搞的不錯,這方向才真正確立。因此從1998年以後大陸放寬台灣現有執業滿5年的醫生,具專科醫生執照且仍在職者可以不必經由大陸國家考試,直接換發取得大陸醫師資格證書,使得台灣醫療界掀起一股換證熱潮。但也因不懂大陸醫療體系的相關規章,衍生過不少糾紛。
吳一昌說,目前台灣醫師取得大陸醫師執照約有2000多位,有些是長期派駐,也有短期的“假日飛刀手”等。所謂“假日飛刀手”就是利用週末或連假期間,台灣一些醫師專程飛往大陸執刀,進行短期醫療支援或交流。
吳一昌認為,台灣醫生族群是個非常特別的群組,大概都是書念的最好的學生才能考入醫學院並接受訓練成為醫師。一些剛出道的醫師因較年輕,且受到台灣健保機制的收入壓縮,他們這一群在台灣的年輕醫師已非過去的高薪、高所得,外加工時超長,因此很多年輕醫師萌生赴大陸開拓的意念。但兩岸在會診等部分仍具差異,例如看診的方法,大陸不像台灣看診有較健全的電腦作業系統,且台灣書寫病例習慣以英文書寫;大陸較少有電腦醫療系統紀錄,在病例書寫也中文為主。因此台灣基層的醫師想去大陸看診仍具有一定的門檻與難度。
吳一昌強調,任何政府都要去支持自己的產業發展,但台灣政府及官員多少存在“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的明哲保身心態,但大陸官員的年齡層開始下降,他們對世界觀都由宏觀先進的想法,只要覺得這項產業夠好,就會積極投入,講一句直白的話,要土地有土地、要政策有政策、要資金有資金,政府輔導產業天經地義,也唯有如此才能達到全民共榮。若政府不作為,產業便會萎縮,工廠就會越開越小。我們現在看到大陸各地工廠越開越大,只要有錢、有技術他們都歡迎你去投資。只要願意進來,政府就會扶植。
吳一昌補充,醫療產業也是如此,台灣醫療除了有技術外,更有服務,這應該是台灣面向大陸龐大的醫療人才不足情況下,可以看見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