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屆大江論壇現場(中評社 張爽攝) |
中評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 張爽)由台盟中央主辦的大江論壇今年已經是第十屆。這十年,論壇歷經兩岸關係的變化、疫情帶來的交流不便,見證了兩岸交流逐步走深走實的過程。今年是疫情後首度召開的線下大江論壇,有許多新變化,筆者在今年的論壇現場看到,疫情後兩岸交流的熱度恢復,兩岸的與會嘉賓都對恢復線下交流表示歡迎;兩岸交流的議題層次豐富、內容廣泛,包括兩岸婚姻家庭、台青創業經驗分享、台生在大陸學習的感受、兩岸關係前景等;台灣青年對大陸的認識更加立體、深刻。
第一,疫情無法阻隔交流的熱情,兩岸嘉賓再見面感情如故。
本次出席大江論壇的台灣嘉賓,許多人都是疫情後第一次來到大陸。在論壇召開前後,兩岸嘉賓在會場相互打招呼,握手寒暄。這些疫情前常見的景象在給過去三年變得遙不可及,雖然台灣嘉賓也可以線上參會,但與來到會場面對觀眾的感受還是很不一樣,台灣勞動黨三區黨部委員林青辰在接受中評社採訪時說,“在線上是借由電視屏幕參會的,就沒有辦法感受到線下這種很鼓舞人心的感覺,來到現場之後真的會覺得原來有這麼多人在支持我們。”同樣感到受鼓舞的還有與會的媒體,一些三年未見的台灣嘉賓又出現在會場中接受採訪,報導中又多了來自海峽對岸的聲音,內容更加豐富。
交流真正的意義在於思想的碰撞、信息的傳遞、情感的慰藉,因此線上會議無法完全取代線下的交流。疫情後兩岸線下交流逐步恢復如常,相信兩岸頻繁的各領域交流將給兩岸關係的前景帶來很多正面的力量。
第二,本次論壇上,參與分享的台灣嘉賓有在大陸就讀的學生、在大陸創業的青年、從事兩岸交流工作的資深人士、來自島內政黨的幹部等來自不同領域的人士,他們分享的內容層次豐富、議題廣泛,充分體現了兩岸交流幾十年尤其是近幾年不斷走深走實的積澱。
近年來,大陸不斷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出台措施鼓勵台灣青年來大陸創業、就業、學習、生活。這些努力也在開花結果:來大陸的台生越來越多,所學習的專業領域也越來越多元,本次論壇上參與分享的台灣青年李惟君是復旦大學古籍所的博士生;在大陸創業的台青事業發展逐步成熟,台灣青年徐韜是小包智工聯合創始人,已經在大陸創業6年時間;長期耕耘兩岸婚姻家庭領域的南投縣前議員、中華兩岸婚姻家庭服務聯盟創會理事長史雪燕對發展該領域的兩岸交流有了新的想法:推動兩岸家庭的二代多來大陸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