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到2035年要形成新發展格局。 |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電/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習近平經濟思想中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的原創性成果。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會議上前瞻性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構建新發展格局進行了系統闡述,黨的二十大就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戰略部署。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就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發展的安全性主動權作出深刻闡述、提出明確要求,為新征程上滿懷信心開新局展新貌提供了強大思想動力和科學行動指南。
構建新發展格局事關全局、影響深遠
經濟日報發表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史育龍文章表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立足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統籌發展和安全作出的戰略決策,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部署,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其一,著眼於統籌“兩個大局”,事關如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當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與此同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經濟版圖和治理格局面臨重塑。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暢通國內大循環,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是實現中國經濟現代化的戰略選擇。衹有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穩住經濟基本盤,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才能不斷增強中國經濟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勝利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鬥目標。
其二,著眼於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事關夯實中國經濟發展的根基。中國擁有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擁有品類最全的工業體系、完善的配套能力和豐富的人才資源。構建新發展格局有利於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提高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實現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衹有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才能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夯實經濟發展根基,跨越大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關口,持續提升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
其三,著眼於統籌發展和安全,事關增強發展的安全性穩定性。當前,世紀疫情影響深遠,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局部衝突和動蕩頻發,全球地緣政治和安全風險加大,中國發展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明顯上升,增強發展的安全性穩定性成為重中之重。衹有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突破國民經濟循環的堵點卡點,以國內大循環的可靠性應對國際循環的不穩定性,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升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質量和水平,才能牢牢守住安全發展的底線,確保中國經濟巨輪行穩致遠。
其四,著眼於統籌國際合作與競爭,事關牢牢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當前,國際經濟循環格局加速重構,全球分工體系深度調整,競爭日趨激烈。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基於超大規模經濟體特徵、重塑中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主動選擇。衹有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加有效地參與國際分工,更加積極地參與塑造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在合作競爭中提高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廣泛凝聚共識,深度開展合作,培育和增強中國在國際合作競爭中的新優勢,在開放發展中贏得戰略主動。
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進、取得成效
文章介紹,在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科學指引下,我們主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思想共識不斷凝聚,能力水平不斷提升,工作基礎不斷夯實,政策制度不斷完善,國內大循環的主導作用進一步加強,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相互促進加快,有效支撐了中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消費需求持續釋放。近年來,通過提升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造消費場景,中國消費潛力加快釋放,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持續顯現。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4萬億元。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汽車等大宗消費方興未艾,服務消費正在加快擴容提質,線上消費、綠色消費等新型消費需求有效激發。2023年春節期間,全國消費相關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2%,國內旅遊收入同比增長30%,電影票房突破67億元,位列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第二位。在消費需求持續釋放的同時,中國消費價格保持了平穩態勢,過去10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穩定在2%左右的較低水平,為擴大消費創造了良好條件。
二是有效投資不斷擴大。聚焦高質量發展和全面提質增效,中國投資總量持續平穩增長,投資結構持續優化。2022年,在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0%的情況下,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1%,突破57萬億元,其中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1%,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2.2%,實現了投資規模和投資質量的雙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有序推進,烏東德、白鶴灘水電站等重大項目投產運營,川藏鐵路、“東數西算”等重大工程全面實施,發揮了投資在經濟循環中的牽引帶動作用。在投融資體制改革推動下,投資環境持續優化,投資信心進一步增強。
三是科技自立自強邁出堅實步伐。中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整體實力顯著增強,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連續提升,2022年躍居全球第11位。科技投入大幅提高,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超過3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研發強度提升到2.55%,接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水平。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扎實推進,研發人員總量穩居世界首位。創新平台體系不斷完善,國家重點實驗室加快建設,北京、上海和粵港澳大灣區躋身全球科技集群前10位。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完善。主動設計和牽頭髮起國際大科學計畫和大科學工程,建立科技夥伴計畫,科技創新開放合作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四是現代化產業體系日趨完善。中國產業高端化發展、數字化賦能、綠色化轉型步伐加快,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現代化水平快速提升,2022年高技術製造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4%和5.6%,對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引領作用不斷增強。數字經濟發展勢頭迅猛,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不斷加快,工業互聯網已應用於45個國民經濟大類,涵蓋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營銷服務等各個環節。產業發展的“含綠量”顯著提高,綠色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新動能。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超過12億千瓦。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產銷量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一。
五是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步伐加快。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更加通暢,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扎實推進,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承載能力進一步增強,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加快形成。2022年,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地區生產總值總量達到49.5萬億元,超過了全國的40%,發揮了全國經濟壓艙石、高質量發展動力源的重要作用。大江大河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成效進一步顯現。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扎實開展,縣城補短板強弱項“1+N+X”系列政策體系初步形成。
六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快推進。市場基礎制度持續完善,出台實施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全面實施和更新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持續實施商事制度改革,經營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續下降,“證照分離”改革全面覆蓋,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加快清理和廢除。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步伐明顯加快,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加快形成,戶籍制度改革持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國家骨幹流通網絡逐步健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持續下降。
七是高水平開放成效顯著。面對更加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中國外貿展現強大韌性和活力,國內國際雙循環聯動效應不斷增強。貿易規模邁上新台階,2022年中國貨物貿易總額再創歷史新高,達到42.1萬億元,連續六年保持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地位;服務貿易總額約6萬億元,同比增長12.9%。貿易結構持續優化,一般貿易占比穩步提升,資金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快速增長,高附加值服務出口增勢強勁。在全球跨境投資低迷的背景下,中國外商投資實現逆勢增長,實際使用外資由2020年的1443.7億美元上升至2022年的1891.3億美元。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示範引領作用不斷增強,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加快。國際班列多向聯通,中歐班列持續增長,2022年開行1.6萬列、發送160萬標箱,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快速增長。特別是在疫情期間,中歐班列作為暢通亞歐貨物貿易的重要穩定通道,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成果和突出亮點。
八是安全發展能力顯著增強。面對國際發展環境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全球初級產品供給波動加劇,中國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立足自身抓好初級產品生產,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糧食產量連續8年達到1.3萬億斤以上。國內能源生產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大力發展多元清潔供電體系,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煤油氣電等主要能源產品生產均保持增長,油氣對外依存度下降。統籌補短板、鍛長板,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製造業強鏈補鏈行動,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不斷提升。疫情發生後,中國依托完備的產業體系、強大的動員組織和產業轉換能力,在較短時間內迅速形成強大的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供應能力,產業鏈供應鏈在疫情衝擊的壓力測試中表現出強大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