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小微市場主體量多面廣,是經濟活力的體現,也是帶動就業的主力軍。進一步強化政策協同,讓資金“活水”源源不斷滋養市場主體,穩住經濟大盤
央行最新發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21年第四季度)》顯示,截至2021年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19.2萬億元,同比增長27.3%;支持小微經營主體4456萬戶,同比增長38%,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上年下降0.22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融資繼續呈現“量增、面擴、價降”趨勢。與此同時,涉農貸款餘額43.21萬億元,同比增長10.9%。這些數據說明,金融扶小支農成效持續顯現。
小微市場主體量多面廣,是經濟活力的體現,也是帶動就業的主力軍。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的重要力量。不過,由於可用抵押物少,抵禦市場風險能力較弱,小微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往普遍面臨貸款難、貸款貴問題。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強化協調聯動,錨定金融服務的短板弱項發力。財政部門積極運用貸款貼息、融資擔保、獎勵補助等方式引導撬動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小微和“三農”,並通過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將“紅包”第一時間送抵“一線”;央行推出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金融機構創新產品服務、完善激勵機制,打通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最後一公里”。財政、貨幣政策聯手,政府、機構同步創新,金融補短板成效顯著。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必須進一步強化政策協同,讓資金“活水”源源不斷滋養市場主體,穩住經濟大盤。
強化協同,要繼續提高政策聯動的精准性。一方面,做好“精准滴灌”,緊盯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需求做好增動能、減負擔的“加減法”,幫助市場主體爬坡過坎、把握機遇。與此同時,還要做好政策“節奏管理”,彼此瞻顧,防止相互抵消或減弱政策效果。比如,財政部門要提高預算編制的前瞻性和準確性,並在執行過程中嚴格落實預算支出計畫,同時提高財政手段透明度,以穩定金融市場預期,穩定市場主體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