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胡存智:實行建設用地總量“雙控”
http://www.CRNTT.tw   2016-03-07 16:18:06
全國政協委員胡存智回答記者問題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 林艷)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3月7日15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5位全國政協委員就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加大環境整治力度特別是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加強生態保護和修複,有序有度利用自然,促進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等回答記者提問。全國政協委員胡存智表示,對城鎮化的發展,我們通過劃定“三條紅綫”——基本農田紅綫、城市擴展邊界、生態紅綫,來優化城市的發展格局,防止“攤大餅”的發展,有利於改善城市的人居環境,從而防止城市病。

  中國國土資源報記者:提問胡存智委員,“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到要防治城市病,逐年減少建設用地增量,實施總量和強度的“雙控制”。總量控制和新型城市化之間的關系是什麼?增量的減少,如何有利於防治城市病。存量用地够不够用,低效和閑置用地有什麼好機制把它們用起來?

  胡存智:實際上你提了三個問題,我想通過三個方面來回答。實行建設用地總量的“雙控”是我們實現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減少了建設用地,會不會影響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和防止大城市病,我想從三個方面回答。首先建設用地總量的“雙控”,對於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是有利的,是有幫助的。實行建設用地總量的控制有利於我們進行主體功能區的建設和發展。可以按照重點開發區、優化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建設的主體功能合理安排,促進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這樣合理地安排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使我們的城市發展更為有利,從而防止大城市病。

  胡存智:建設用地總量的控制有利於形成優化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在新型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從宏觀角度有利於形成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的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同時在具體發展中,對城鎮化的發展,我們通過劃定“三條紅綫”——基本農田紅綫、城市擴展邊界、生態紅綫,來優化城市的發展格局,防止“攤大餅”的發展,有利於改善城市的人居環境,從而防止城市病。建設總量的控制還有利於人的城鎮化。在新型城鎮化發展中可以落實人、錢、地掛鈎政策,實現這個機制,使城市規模發展和人口同步發展,提高城市的集聚效益和經濟發展的節奏程度,從而促進新城鎮更好地發展。建設總量的控制有利於資源的利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形成更好的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城市建設形態,提高城市的發展質量,發展緊凑型、立體型的城市,提高城市的綜合承載力。

  胡存智:總量控制有利於城市更新、土地整治,進行環境整治,循環利用各方面資源,發展高效清潔城市,創新城市發展的機制體制關系,來推動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建設用地總量和利用強度的控制有利於協調新型的城鄉關系,形成城鄉的合理布局和用地規模,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從這幾個方面看,對於進行建設用地總量的控制是極大地促進了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應該說是有利的。你的第二個問題提到,在控制總量以後,建設用地總量減少,會不會緩解大城市病?這個問題更好回答了。雖然建設用地總量的減少,建設用地新增量的減少是和建設用地總量控制聯系在一起,雖然主流是減少,但是是有區別的。按照總量的不同,可以通過建設用地的新增量和存量以及流量來共同使用,來保障建設用地的發展。以土地利用的方式和轉變來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促進新城鎮的發展,來緩解治理大城市病。

  胡存智:從幾個方面都可以看到,建設用地新增量的減少對於防治大城市病有利。首先新增建設用地的減少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是按照總量控制下的新增用地減少,是有區別的。在主體功能區發展的指導下,根據重點開發區、兩橫三縱的城市化發展以及人、錢、地掛鈎的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過程中,新增建設用地是得到保障的。這樣可以通過這個發展來保證這些地方得到更好的發展,消除大城市病的影響。同時新增建設用地的減少是和存量增加并舉的。在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保證建設用地城區能得到合理的擴容,通過存量建設用地的利用整治原來的空間分布格局,防止大城市病。新增建設用地減少和建設用地流量的增加是聯動起來的。通過建設用地的增減掛鈎,騰退已經用的建設用地使得建設用地得到保證,城市空間得到擴展,布局更加優化,城市建設更加科學合理,通過這個運行更加有效,從而防止大城市病。你的問題我就回答到這裡。

  (後方支援記者:蘭忠偉)


    相關專題: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