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日電/3月30日,中國核電走出去再傳捷報。中國廣核集團與捷克能源集團在布拉格簽署《關於在核能及可再生能源領域全面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近年來,在異常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中國核電依靠實力和信譽打造了又一張國家名片。
需要看到的是,伴隨中國核電走出去步伐加快,國際輿論中也出現了一些雜音。有國外媒體質疑中國核電海外出口的安全性,有國外媒體炒作中國在一些國家的核電項目對當地構成環境威脅,質疑中國核電經濟效益、有損相關合作國國家安全的聲音也時有出現。眾說紛紜中,分辨出孰真孰偽是至關重要的。中國核電究竟成色如何?唯有事實最有說服力。
中國核電走出去始終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採用最先進的技術、最嚴格的標準,實行規範管理,做好充分應急。中國核電企業長期以來安全運行的經驗,以及在核安全上保持的良好歷史紀錄是中國核電走向海外的重要優勢。例如,作為中國核電走出去的主力品牌,“華龍一號”滿足國際最高安全要求,設置了完善的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措施,甚至在很多安全指標上超越了現有三代核電技術要求。它首次全面貫徹縱深防禦的設計原則以驗證核電站的安全,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今年3月20日,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壓力容器在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廠吊裝成功,石島灣核電廠規劃建設一台2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核電機組,是世界上第一座具有第四代核能系統安全特性的高溫氣冷堆商用規模示範電站。下一步,伴隨高溫氣冷堆核電技術逐步在世界推廣,中國將為國際合作夥伴提供更安全的核電解決方案與服務。
中國核電走出去過程中嚴守環境責任。中國嚴格履行《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的各項義務,加強乏燃料及放射性廢物管理,確保核能健康發展。以中法合作為例。2013年4月,中核集團與法國阿海珐公司簽署了中國大型商業後處理—再循環工廠項目合作意向書,項目建成後將具備年800噸乏燃料後處理能力,有利於提高鈾資源利用率、減少核廢物量和保護環境。去年7月,中法兩國簽署的《深化民用核能合作的聯合聲明》中特別強調,中法兩國願分享在乏燃料後處理高放廢物管理方面,特別是深層地質處置場設計和建設方面的經驗。由中國自主研發的非能動壓水堆核電機型CAP1400今年有望與南非、土耳其簽署兩大國際訂單,該機型採用國內外最新的核電標準,可滿足最嚴環境排放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