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現場(中評社 臧涵攝) |
中評社北京8月28日電(記者 臧涵)由東亞和平研究院主辦的“中韓東亞和平文化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行。來自中韓專家學者圍繞“中韓文化社會交流的現在與未來”做了詳細討論。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東亞和平研究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智新表示,中韓兩國有上千年時間的歷史交往,中間難免會出現摩擦。但是東亞局勢的安全穩定對世界整體安定有這重要的影響,而在東亞安全中,中日韓三國關係最關鍵。如今,在政治上,因為兩國社會制度不一,中韓兩國關係遇到麻煩,但是這點麻煩都是暫時的,兩國有能力管控分歧。
張智新表示,25年前中韓建交,那時中國進入發展新時期,中韓的建交是中國外交的變化,讓中國在處理半島問題上有了方針上的重大轉變,對於現在半島的情況有重要影響,讓中國觸碰到其中深層次矛盾。
張智新還從城市層面上看中韓關係發展,他認為首爾都市區建設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有重要啟示。他表示,北京與首爾是重要首都城市,都是兩國政治文化中心。首爾是擁有悠久歷史的亞洲大國首都,北京也有著上千年的發展,兩城市之間應當取長補短,共同學習,共同繁榮發展。
“一個東亞可以容得下中日韓三大國家,也容得下三個國際化大都市:北京、首爾與東京。” 張智新說,首爾與北京得相互交流學習可以緩和抵消當前兩國交往見的民族主義與國家利益衝突。首爾與北京應共同應對挑戰,為世界提供城市發展經驗,為世界城市治理提供亞洲城市發展新模版。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東亞和平研究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委員王鵬表示,中韓關係一路走來,在92年建交之後,一下子變好,93閱兵樸槿惠總統盯著巨大壓力來到中國,但半年時間,兩國關係突然變寒冷。這要從亞太大國博弈方面來分析,“中韓兩國不要把對方看成是敵人,中韓在這個問題上都是受害者,中韓經貿為此受到巨大虛弱。”
王鵬提到,“政治矛盾是政治家之間談的,不要形成民族矛盾與仇恨,一旦形成會影響好幾代人。中韓之間的好感情需要代代相傳。”
王鵬強調,雖然薩德問題發展成現在這樣,但是在一開始的時候,韓國方面考慮到早北京反應,一直都在抵制薩德部署。“所以我們不能把韓國看成是日本,這里面有本質上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