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5月10日電/新政府即將上路,有些政策規畫也初現端倪,包括蔡英文競選時強調的“新南向政策”。鑒於李登輝和阿扁時期的南向政策成效不彰,新政府跳脫了製造業為主的思考,想要從服務業作為切入點,以“台灣經驗”作為競爭利基,幫台商尤其是年輕人往東南亞發展。這種想法用心或許良善,但成效卻是堪虞。
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龐建國今天在中國時報撰文說,在全球化的趨勢中,製造業講究的是跨境的分工與供應鏈的組合,當中國大陸已經成為東亞區域生產網絡的領頭羊、諸多產品供應鏈的樞紐之餘,紅色供應鏈也隨著RCEP和“一帶一路”的推動,往整個東南亞地區擴張蔓延。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的確很難在製造業領域找到自主發揮的空間。
相對來說,台灣在服務業領域還有一些領先大陸的優勢,然而,當我們以更寬廣的視野和更務實的態度來評析“新南向政策”時,不能不說,這項規畫出現了不少盲點。
首先,這項規畫可能高估了“台灣經驗”所擁有的優勢。從1970年代末期開始到1990年代末期以前,“台灣經驗”的確在國家發展中輝煌燦爛過。但是,21世紀以來,對大陸鎖國的“台灣經驗”已經風華剝落,逐漸淪為負面教材。如今,以服務業的經營來說,相較於日本和新加坡,乃至於大陸的電子商務,台灣還有多少的優勢?
其次,這項規畫可能低估了進入東南亞市場必須面對的障礙或交易成本。服務業講究的是人和人的接觸,所以,在地知識和人脈連結十分重要,語言不通、人脈不廣或當地人士不友善,鐵定做不了生意。所以,想要南進,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有效運用在地華人資源。然而,南進的作為如果是建立在與大陸切割乃至於敵對的思維上,東南亞地區的華人資源會是助力還是阻力?
筆者在碩士生時有機會親炙李國鼎先生的教誨,李老師在課堂上講過一句話,至今記憶猶新,那就是“經濟事務就得照經濟規律來處理”。從李登輝的“戒急用忍”,到阿扁的“積極管理”,再到馬英九總統的半吊子開放,台灣始終不曾務實地按照經濟規律處理兩岸經貿,如今,“新南向政策”又想要逃離大陸。然而,經濟規律不會因為政治考量而轉彎,新政府如果不換腦袋,新南向恐怕只是舊路迷航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