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關注:中華文化如何在台灣傳承與發展
http://www.CRNTT.tw   2018-06-27 00:25:28
第三屆京台學者共研會主題研討(中評社 李娜攝)
  中評社北京6月27日電(記者 李娜 徐夢溪)6月24日,“第三屆京台學者共研會”主論壇在中國政法大學學院路校區舉行,京台兩地60多位知名學者,以“新時代兩岸關係發展和京台交流展望”為主題,深入交流研討,文化交流對兩岸關係的發展至關重要,“新時代如何推動中華文化在台灣傳承與發展”順理成章成為多位學者聚焦的議題。

  台灣大學國發所教授、台灣絲路文化協會理事長張志銘表示,靠過去的霸權概念做各種所謂的戰略措施或者靠貿易競爭,其實都不是王道,真正的王道是在文化上。大陸提出的“一帶一路”作為一個宏觀構想就是非常好的資源,台灣青年參加“一帶一路”不是只在分享資源,重要的是參與到“一帶一路”本身的建構上。而這樣的建構不用到四川、北京,在台灣就可以通過“一帶一路”文化資源的啟蒙,台灣青年就有一個很好的機會來建構其新的生機、生活與生命。這樣的文化建構才是台灣青年人參與“一帶一路”資源建構新文化的一個開創性事業。

  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紅梅表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起步早,發展迅速,但當前卻面臨著市場、技術、研發以及外部競爭市場等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島內目前經濟發展動力不足,市場規模難以擴大。她認為突破當前發展困境和掣肘的現實途徑就是切實加強兩岸合作,立足中國傳統文化,抓住大陸“一帶一路”發展的戰略契機,依托大陸豐厚的市場潛力,推動科技與文化的深度融合,共同促進文化創意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中美文化經濟協會副秘書長吳培德談到,近年台灣“去中國化”手段將“中國人”這個泛指中華民族的概念扭曲為“中國人”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台灣人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民進黨用粗暴手段大力推動的“去中”“仇中”思想,企圖以政治力介入傳統文化,反而引起台灣民眾普遍反感,對於政府作為不滿意迅速增高,印證了政治力無法撼動文化。吳培德認為政府要凝聚海內外華人對國家的向心力,須仰仗文化的力量,其無形力量超過政府統治力,任何想要通過政治力打擊中華傳統文化者,終將徒勞無功。

  台灣立夫醫藥研究文教基金會董事、副執行長陳紹誠表示,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源遠流長,是因為中華文化最重要的道統思想。十九大之後大陸對中華文化復興非常看重,而台灣因為民進黨“去中國化”的行為,造成了很多台灣年輕人對中華文化越來越陌生。如何以正確的方式使兩岸認定中華文化同根同源?他認為,應該要用大陸龐大的市場、資源、政策,利用經濟的方法,以買賣的形式做文化產品、商品,使台灣年輕人學習如何使用帶有中華文化元素做出好產品,因從事與中華傳統文化有關的產業而得利,這樣會使得台灣年輕人更好的擁抱、發揚光大中華文化。

  此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講師莊吟茜主要談到蔡英文總統未來的兩岸論述走向,她表示520之後,蔡英文總統建構兩岸論述的熱情驟減,再也沒有提出任何突破性的論述,主要有兩個表現:第一,等待憲法+條例說。自520之後,蔡英文總統沒有重申過她的說法,到今年520兩周年,網絡直播時她也有意回避這個問題。第二沒有真正地建構兩岸論述,而是用一些模棱兩可的兩岸政策或者粗糙簡陋的兩岸稱謂冒充兩岸論述。莊吟茜認為,蔡英文總統未來在兩岸論述的突破口很可能是“李登輝化”,蔡可能採用王金平的論述,比如接受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再中華民國憲法,再到接受一中的中華民國憲法,即剝離的主權概念和真正一中概念的偽一中論述,其稱之為蔡論述的李登輝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