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節大磊(中評社 徐夢溪攝) |
“印太”最重要的制約因素:力量的天秤如何傾斜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王錦表示,日美其實在本質上對“印太”戰略的認識是不同的。日本所籌畫的是聯合美、日、印主動的封堵中國,對美國來說,其實特朗普不願意在安保上跟中國針鋒相對,主要是想保障美國的海上的經濟線,特朗普政府對於中國的防守性更強一點。
最重要一點,特朗普以後推行“印太”戰略最重要的制約因素,就是力量的天秤往哪邊傾斜。例如原來阿基諾三世在任的時候,菲律賓往美國一邊倒,但現在杜特爾特部分是想跟中國搞好關係的。那麼未來亞太國家願意往哪邊去,包括印度往哪邊選是很大問題。
特朗普外交要看中期選舉後的情況
人大國發院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表示,特朗普的亞太行實際上通向美國國內。從他的推特可以看出,他確實有點心不在焉的狀態。
刁大明認為,為了回應大家對於他的期待,所以特朗普拿出了一些東西。從他在這次各國中的表現可以看出,他上台後的外交政策的體現,基本就是針對不同的議題有不同的體現。他提醒說,恐怕特朗普外交要看後半場,就是中期選舉後的情況。
奧巴馬與特朗普的異同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節大磊對奧巴馬和特朗普進行了比較。他認為,兩者都是現實主義者;在推廣民主方面,奧巴馬已經不像前任那樣使用國家建設的手段,特朗普更加不積極;在海外干預方面,兩者都表現出不願意捲入無謂的干預之中的特點;兩人在於盟友的責任分擔上,都採取戰略離岸式方法。
奧巴馬和特朗普也有三個區別。節大磊表示,特朗普給人的感覺是,想要把美國變成一個最強大的國家,但沒有說要領導;奧巴馬是自上而下有戰略設計的,特朗普更多的是自下而上的衝動;奧巴馬的現實主義是國際主義的,特朗普則是民族主義的現實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