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座后清華大學學生為劉江永獻花。(中評社 徐夢溪攝) |
日本國內如何看待安保法案?
劉江永指出,安倍強推新安保法案,造成1960年以來日本社會的空前撕裂。日本大批年輕學生、知識分子自願參與反安保法的鬥爭。甚至一些日本前官員、自衛隊人員、最高法院法官等,由於他們一貫堅持的憲法理念遭到安倍政府任意解釋和背叛,所以他們也背叛當局,認定新安保法案違反日本憲法,表示反對。他們珍惜戰後日本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擔心日本憲法被踐踏後導致日本重蹈戰爭覆轍。
劉江永同時指出,儘管日本有很多人反對新安保法案,但據日本民調顯示,仍有部分人表示支持。這一現象值得思考。一些人生活在日本媒體和輿論的影響之下,支持安保法的人大多感到中國是威脅。日本民族守紀律、善於執行規則,本來是優長,但如果規則錯了,執行得越徹底危害就會越大。
他強調,在研究分析日本時,不能把日本作為單一的主語。日本社會是多樣的、可分的,要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思維方式,“沒有區分就沒有政策”。既不能一講鬥爭,就看不到日本愛好和平的力量而把日本社會整體視為右傾化;也不能一講友好,就放棄原則而委曲求全,甚至喪失必要的警覺。
美國對安保法案的通過持何態度?
劉江永指出,推動日本承擔更多的軍事責任是美國半個多世紀以來的一貫政策。只不過冷戰時期主要是針對前蘇聯的,而冷戰後則重點轉向針對朝鮮半島和中國。冷戰後日本每次有關安全保障方面的修法或立法,大都會事先和美國政府達成一定的共識,這次也不例外。日本安保法出台前,日美首先修訂了防衛合作指針。美國的底線是,日本不能擁有核武器。“一旦日本擁核,那麼日美同盟則瓦解。”除此之外,美國政府對日本增強軍備並不在乎,甚至還積極推動。
“但就日本民族性的傾向而言,就是善於忍耐,臥薪嘗膽,等待時機,然後加倍償還。對於這一點,美國也清楚。”劉江永說,30年美國就曾經有一個所謂“瓶塞理論”,就是把《美日安全條約》和同盟關係說成“瓶塞”,能夠把日本軍國主義關在瓶子裡,防止其死灰複燃。劉江永當時便曾指出,“這種想法太天真了”。實際上,日美同盟就像個“怪鳥的蛋殼”,如果美國不斷地給他適當的溫度條件,怪鳥有一天就可能“破殼而出”。也就是說,日本右翼勢力掌權後很可能利用日美同盟不斷壯大自身軍事力量,最終衝破憲法限制而對外使用武力。
劉江永說,“日本右翼勢力的代表人物現在已經開始向美國攤牌,要麼在釣魚島問題上共同中國對抗,要麼日本擁有核武裝。這必然會讓美國進退兩難。”例如,安倍首次當政時任命的日本航空自衛隊幕僚長(相當於空軍司令)田母神俊雄,曾因任內發表美化侵略歷史的文章而被解職,近年來他不僅組織全國性的右翼反華團體在釣魚島問題上挑釁,甚至出版了《日本核武裝計畫》一書。在書中,他公開渲染“中國威脅論”,以及依靠美國協防釣魚島靠不住,所以日本必須在20年內擁有核武裝。這實際上是針對美國決策者的一種心理戰。從結果上看,在釣魚島問題上,實際上是美國的奧巴馬英九被日本的安倍首相牽制鼻子走。
劉江永表示,估計近期內美國暫時不會要求日本在全球範圍內提供軍事打擊方面的支援。因為美國看到日本國內民眾強烈反對安保法的勢頭,擔心立即要求日本政府冒險可能會引起日本民眾的反美情緒,從而進一步削弱美國扶持的日本領導人的國內政治基礎。其實,所有口口聲聲高喊民主價值觀口號的國家,如果不顧日本民意而支持安倍政府強行通過的安保法,都是自相矛盾的。從中長期看,日本行使所謂“集體自衛權”的大門一開,其被美國捲入在世界各地戰爭衝突的危險性必然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