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佳龍就任台中市長後,力推以台灣主體性的“台中學”文化政策。(中評社 資料照) |
雖然林佳龍還提到,兩岸的關係如果能夠建立在“互為主體性”,兩岸關係要有出路,就要認識自我、也認識對方,期待對岸也是如此。但是他在回應內容,避談“長江黃河非主體性”的實質內容,反而用“激烈回應”的方式,來回應國台辦“激烈語言”。
不認為台灣主題性的言論有失言,還用強硬語氣抗衡大陸國台辦,形塑出一種抗中的形象,林佳龍這次打出這張牌,大概與台中市長選舉,他與國民黨盧秀燕戰得膠著大有關係,無論他怎麼打政績牌,似乎都會被大環境不利消化掉,兩人差距一直維持在誤差範圍5%內。
所以這次林佳龍不以低調方式,回應大陸官方對他的質疑,反而直接站在回應的第一線,不排除有三個考量。其一是契合民進黨中央定調的“改革不回頭,鬥陣顧台灣”選舉策略,打回台灣牌、抗中牌,逼獨派、深綠回流。
其二是營造大陸打壓形象,弱化國民黨打出兩岸關係和緩,陸客進來,農特產銷大陸“經濟繁榮牌”的成效。時間點巧妙,剛好在對手盧秀燕提出“富市三”的經濟政策,讓台中成為自由港“貨出去、錢進來”之際。
最後就是向選民強化“林佳龍捍衛‘台灣主體性’的形象。因為林佳龍就任台中市長後,力推的文化政策是以台灣主體性為施政主軸,在台中市文化局長王志誠(筆名路寒袖)的通力合作下,不但獲得本土文化界人士的支持,四年來倡導“台中學”,還在台中轄內的公立圖書館與學校,都設有“台中學”書籍專區,儼然讓林成為推動台灣文化的重要領袖。
這次林佳龍大動作親自回應國台辦批評,顯然是台中選情吃緊,林不得不急得要逼深綠獨派回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