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中評社 李娜攝) |
中評社赤峰8月2日電(記者 李娜)第13屆“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7月29-8月3日在內蒙古赤峰市舉行,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進行會議主旨發言時表示,目前兩岸和平發展最重要的是民共之間需要建立互信。他認為,兩岸之間目前陷入“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在建立互信方面,可以從中華文化的“中”字裡找到很多認同感。
“過去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感覺像現在這麼不好。”趙春山表示,自己感受到兩岸形勢相當不好。首先從去年520蔡英文總統上台後,民進黨拒絕“九二共識”,雙方面沒有政治互信基礎;還有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大幅度提升後,趙春山看到大陸也出現了很大變化。他提到,像大陸現在網民很多,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他們的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對台獨越來越感到憂慮,有一些急迫感,出現了“武統”的聲音,這在過去很少聽到。
趙春山表示,影響兩岸關係很重要的變數,還是美國因素。特朗普上台後,相當難以預測,其對台政策具有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兩岸形勢相當嚴峻,“但也不是‘無解’”,趙春山表示不希望看到人大與台灣政大兩校之間舉辦“兩岸和平研究”研討會的努力在旦夕之間,化為烏有,“雖然不是很樂觀,但我們也沒有悲觀的權利。”他認為未來兩岸挑戰很多,但機會還是有的,比如過去八年馬政府時期和平發展的所建立的“果實”。
趙春山提到自己親身參與並促成“習馬會”的事情,他說這不是偶然,是通過不斷累積的互信達成的,因此自己不希望看到“習馬會”產生的作用被現在的形勢局面所“抹殺”。
趙春山認為國共互信問題不大,最重要的是民共之間還需要建立互信。而在台灣政黨輪替已經成為常態,任何一個執政黨做不好都要下台。
該如何建立互信?趙春山認為在中華文化的“中”字裡可以找到很多認同感,比如在國家認同方面的“一個中國”,還有“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等。雙方圍繞“中”字可以找到互信的基礎,求同存異。他指出,“當然在文化認同、國家認同問題上會有不同的看法,但‘同’大於‘異’”。趙春山認為在“中”字方面要多花一點功夫來取得互信的基礎。除此之外,趙春山還解釋“中”字的另外一個意義,就是“中庸”,不偏不倚。簡單來講,就是不要走極端。
其次,要改變兩岸的嚴峻形勢,還是要溝通。趙春山認為,兩岸之間都存在“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大陸表示不承認“九二共識”就不要來往,台灣認為要溝通就不要設置前提條件。
“‘高空喊話’就會造成誤解。”趙春山表示,因為有不同的意見所以才要溝通,任何異見都可以通過溝通來求同存異,但不溝通雙方就會產生誤判,所以不要拒絕任何形式的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