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鏡頭:人民大會堂台灣廳 周恩來設計
http://www.CRNTT.tw   2024-03-12 00:52:31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台灣省代表團在人民大會堂台灣廳舉行全體會議(中評社 林艶攝)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林艶) 為期七天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3月11日在北京圓滿落幕,會議期間共有33個代表團小組會議對境外媒體記者開放,其中有不少小組會議在人民大會堂各自的省廳舉行。眾所周知,大會堂里的各個省廳都是由各省市自治區根據自身特色的精心佈置,中評社記者日前在參加台灣代表團開放日採訪活動時走進台灣廳,在豐富的細節設計中沉浸式地感受了台灣的歷史文化。

  來到台灣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正門上方掛著的一塊金色牌匾。中評社記者注意到,上面用繁體字寫著“台灣廳”三個大字。台灣廳的總面積548平方米,曾經過多次裝修。走進台灣廳,可以感受到整體風格是閩台地方建築特色和現代建築藝術的相融合,完美呈現出閩台一家的歷史淵源關係。仔細觀察,大廳里的擺件也都蘊含“台灣”元素,充滿深意。

  中評社記者看到,在西側主牆面上掛著一幅寬8.7米,高3.7米的大型漆畫《雙潭映月》,描繪了台灣八大美景之一日月潭的美麗風光。北邊的入口處則擺放著一面屏風,屏風正面寫著“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一行大字,接著是對台灣歷史的介紹。在屏風的背面則是一幅客家土樓的繪畫,客家土樓是客家民居的代表性建築,現在主要集中在福建和廣東客家地區。台灣最初的原住民就是福建、廣東等地客家人遷移而來,現如今台灣還有400多萬的客家居民,而這幅畫也表明著大陸與台灣雖說隔海相望,但兩岸同宗同源。

  此外,中評社記者還留意到,在台灣廳的兩側有兩尊令兩岸同胞倍感親切的雕像,左側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雕像,他曾在清朝初期率領軍隊趕走盤踞在台灣地區的荷蘭殖民者,收復了台灣。另一側則是馬祖雕塑,馬祖原名林默娘,祖籍福建莆田湄洲島,生前救難濟世,多行善事,逝後民間奉祀為護航“海神”,拯溺普渡眾生,並被封為“天後聖母”,成為兩岸民間共同的信仰。

  據資料記載,1959年人民大會堂初建時並沒有台灣廳,直至1972年在中美關係破冰之旅《上海公報》簽署,決定在人民大會堂建立台灣廳。當時負責牽頭設計台灣廳的周恩來總理覺得面積太小,不足以表達對台灣的重視,於是又決定將人民大會堂一樓的浙江廳改為台灣廳。

  (後方支援記者:,實習記者:蔣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