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0日電/香港《南華早報》6月18日文章,原題:美國希望將其軍需品與中國“脫鈎”,能做到嗎?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核心作用刺激了美國。對美國國防工業來說,華盛頓似乎不可避免地想更進一步,尋求與中國徹底斷絕關係。但能否奏效是另一回事。目前,中國在全球經濟中扮演著核心角色,從用於製造基本設備的原材料和稀土金屬到對生產美國最先進武器至關重要的高科技設備,中國都是主要的生產國。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顯示,在全球武器出口方面,中國僅占市場的6.6%。但由於中國占全球製造業貿易總額的20%,因此,若考慮到用於製造武器的零部件,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若目前的武器和國際軍工業供應鏈中所有中國製造零部件都被剔除,全球軍火製造商將面臨混亂。精確制導導彈製造商將很難找到足夠的傳感器,夜視鏡可能沒有足夠的紅外鏡頭,防彈纖維的短缺將對防彈衣的供應產生連鎖反應。這還可能導致俄烏衝突突然停止。從“標槍”反坦克導彈到“愛國者”防空系統,供應給烏克蘭的大部分西方設備都將失靈。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是美國及其盟友的主要隱形戰機,其發動機和飛行控制系統使用高性能磁鐵,這些磁鐵由稀土金屬制成——幾乎全部來自中國。華盛頓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報告稱,中國還“幾乎壟斷了鎵這種用於生產高性能微芯片的關鍵礦產,而這些芯片為美國一些最先進軍事技術提供動力”。蘭德公司稱,在與國防應用相關的37種礦物中有18種集中在中國。
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希克斯稱,先進電池是數以千計的軍事系統所必需的。這也是中國在從礦產開採、加工、零部件製造到電池組裝的供應鏈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另一領域。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中間金屬產品生產國,這些產品對各種武器裝備至關重要。中國電動汽車產業迅速發展也令華盛頓擔憂,美國可能發現自己在生產未來軍用運輸車輛方面已落後。
蘭德公司高級國際防務研究員希思稱,由於全球化生產鏈和複雜的分包環節,美國及盟友在追蹤其武器和平台中可能包含的中國製造的任何零部件時將面臨“艱巨挑戰”。(來源:環球時報;作者SeongHyeon Choi等,喬恒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