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表示,美國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熱情不高,主要是因為電動汽車售價較高,且配套的充電樁等設施數量不足,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沒有優勢。在這種環境下,即便是大型車企也陷入困境。今年第一季度,福特的電動汽車部門虧損了13億美元。福特和通用均決定放慢電動汽車生產,並推遲新車型上市。
歧視性貿易政策推高成本
美國拜登政府實施針對中國的歧視性貿易政策,進一步推高在美製造電動汽車的成本,打擊消費者購買意願。拜登政府2022年出台的《通脹削減法案》規定,衹有在北美組裝生產的電動汽車才能獲得聯邦稅收抵免。今年5月,拜登政府又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等商品大幅加征關稅。
鑒於關聯電動汽車電池生產的采礦、提煉和零部件製造多在中國進行,美國車企不得不重新調整自身的供應鏈結構,導致成本攀升。據波士頓咨詢公司分析,美國消費者希望能買到價格不超過5萬美元的電動汽車,但按照目前的生產成本,即便計入稅惠,這個價格也會令車企虧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