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爭,一條戰場法則亘古不變:戰場制勝的前提不僅需要鋒利的“矛”,還有堅固的“盾”。
從戰機投入戰爭的那一刻起,防空就成為各國高度關注的話題。早期的戰機飛行高度、速度有限,防空主角是高射機槍和高炮。隨著戰機性能提升,防空導彈開始嶄露頭角。
防空導彈主要對付各型來襲飛機、無人機、精確制導武器、彈道導彈和臨近空間飛行器等目標。與高炮相比,它的射程遠、命中率高。與截擊機相比,它的反應速度快、威力大,受目標速度和高度的限制較小,可在高中低空及遠中近程構成一道嚴密的防空火力網。
二戰後期,為了應對盟軍鋪天蓋地的轟炸機群,德國研製出“龍膽草”“萊茵女兒”“瀑布”等防空導彈,但均未來得及投入實戰。二戰後,美、蘇加入防空導彈研發行列,第一代防空導彈誕生,可用於攔截高空、高速突防的戰略偵察機和轟炸機,代表型號有美國的“奈基”、蘇聯的薩姆-1和薩姆-2等。這一時期,在高空戰場上,“矛”與“盾”的抗衡較量,以“盾”的勝利給出階段性結果,高空高速戰略轟炸機黯然退場。
20世紀60年代,在中高空、中遠程防空導彈威脅下,戰機開始實施低空突防戰術。針對低空高速戰略轟炸機的作戰特點,軍工科研人員找到應對之策——脈衝多普勒雷達被廣泛應用於預警、制導、武器火控等設備,通過發射波與回波之間的頻率差,可有效捕捉到高速移動目標,削弱“矛”的優勢。第二代防空導彈強調了防空火力的快速反應能力,在導彈推力、系統自動化、整體小型化和電子對抗能力等方面水平明顯提升,代表型號有美國“霍克”、英國“山貓”等。
“矛”的不斷變化,帶動“盾”的迭代升級。20多年後,戰場發生新變化,來襲目標在干擾機掩護下可以進行多波次、全高度地飽和攻擊,作戰區域覆蓋高空、中空、低空和超低空。為了適應新變化,第三代防空導彈採用相控陣雷達、復合制導和垂直發射技術,具備全空域、多目標攔截能力,主要代表有俄羅斯的S-300和美國的愛國者-2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