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艦隊“大餅”或難充饑
美海軍為支撐分布式作戰需求,規劃新方案、組建新部隊、入役新裝備等動作不斷,一支無人艦隊似乎呼之欲出。但“宏偉藍圖”的背後,是其面臨的諸多挑戰。
技術瓶頸掣肘。和裝備成熟度相對較高的無人機、無人潛航器相比,美海軍無人艦艇研發起步較晚,受制於惡劣海況、複雜海上交通、進出港口控制等情況,相關技術難度更大,一直以來都是美海軍無人作戰體系中的短板。如在“大規模演習-2021”中,“游騎兵”號和“游牧民”號無人艦艇在聖迭戈出港和入港階段仍需人工輔助,無法實現全流程自主控制。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在無人艦艇上的運用仍處於試驗階段,執行任務時仍需“人在回路”進行實時或近實時監控,距離完全的自主化、智能化決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觀念分歧不斷。當前美海軍無人艦艇以運輸、掃雷、偵察等作戰保障任務為主,隨著其任務逐步向火力打擊拓展,將不可避免面臨和當前無人機作戰類似的倫理道德和法律問題,特別是自主決策、自主打擊將引發更多爭議。美國會、國防部和海軍之間對預算投入、兵力結構和發展重點等仍存在分歧。無人艦艇是有人艦艇的補充延伸還是顛覆替代,已成為相關各方之間的爭論焦點。
實戰效果存疑。無人艦艇面對的海洋戰場環境極為複雜,同時面臨空中、水面、水下立體探測與打擊威脅,自身缺乏有效防衛手段,因此美國會和國防部一些人士對無人艦艇的分布式作戰效能與戰場生存能力持懷疑態度。此外,無人艦艇維護保養難題突出,執行任務時遠離後勤支持和維修設施,一旦發生故障只能由工程人員搭乘直升機登艦維修或依靠附近海域艦艇回收,這無疑推高了無人艦艇的維護難度和全壽命維護成本。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作者:趙永傑、陳岳——單位:軍事科學院) |